原標題:96億元貸款助農穩產增收
馬曉飛 唐銀波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高文
去年以來,農行四川省南充市分行認真貫徹對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優化金融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切實發揮服務“三農”金融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截至2020年末,涉農貸款余額96.2億元,較年初增加19.1億元,增速達24.79%,幫助產業鏈上10萬余名農戶人均增收2320元。
優化服務模式 助力穩產保供
“在農行的幫助下,我們公司不僅克服了疫情影響順利進行春耕生產,還發展成全國供銷系統的扶貧農業企業典范。”儀隴縣輝煌農資公司總經理李炳在談到公司發展歷程時感到很自豪。
在2020年“疫情洶涌”的春耕旺季,當地大量農戶因青菜、大蒜等農產品無法銷售以及購買肥料、農膜等生產資料而急需資金,客戶經理又不能現場調查,導致部分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流動資金缺乏而影響春耕生產。
針對該情況,該行創新信貸調查流程,采取先通過非現場方式收集農戶貸款資料審查審批、疫情結束后再補充現場調查核實手續的方式營銷發放貸款。通過組織客戶經理上門對接,加入鄉村干部群、利用惠農通管理群和專業協會群、產業鏈群、建立借款人業務交流群等方式收集了解農戶信貸需求,宣講農行的惠農便捷貸、農戶信息建檔、“富農e貸”等產品,讓農戶在陷入困境時能找到出路,恢復生產。在2020年2-5月春耕疫情期間,該行共發放農戶貸款867筆,金額3.1億元,占當年累放金額的20.89%,幫助500余戶農戶走出困境。
優化服務路徑 助力帶動增收
“為切實發揮信貸資金撬動鄉村振興作用,我們采取抓大不放小戰略,切實優化服務路徑,助力帶動增收。”農行南充分行三農金融部負責人說。
據了解,一方面,該行由市分行、縣支行分別對接市縣級農牧業部門,行業協會、商會和各鄉鎮,獲取其掌握的商戶信息和涉農客戶的信息,對轄內優勢產業、支柱產業、主導產業逐個進行梳理,按“一產業一e貸一方案”統一制定整體服務方案,對673戶產業化龍頭企業、1372戶規模養殖場、1216戶家庭農場等建立營銷臺賬,落實機構和人員責任,開展名單制管理,通過重點支持,帶動4萬余戶產業鏈上游種養農戶和下游銷售商增收致富。
同時,以農戶信息建檔和鄉村振興“領頭貸”為重點,開展“1+5”綜合信貸服務,加強與鄉鎮和村的對接,以產業示范村、鄉村旅游示范村為重點,通過整村推進,摸清產業、專業大戶、種養殖戶的情況,對優選農戶全部導入白名單,讓農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純信用線上貸款,大幅降低了貸款申請門檻和相關手續。截至去年12月末,該行農戶信息建檔有效戶數5萬戶,惠農e貸余額11.8億元,較年初凈增6.1億元,相關案例被農行總行在全國推廣。
優化擔保方式 助力產業發展
“公司成立時間還不長,各方面都需要錢,恰好趕上新冠肺炎疫情,擔保又不夠,那段時間太難了,多虧了農業銀行,幫我挺了過來。”四川營山華光寨綜合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華說道。
據悉,針對大多數農戶缺少抵(質)押擔保的現狀,該行多措并舉,通過產品創新、擔保創新,切實解決農戶“貸款難、擔保難”問題。通過農戶信息建檔、鄉村振興領頭貸、惠農便捷貸等線上產品向農戶發放信用貸款6.7億元,年末余額4.2億元,占農戶貸款余額的35.07%。加深與四川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和營山縣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的合作,對無法擔保的農業經營新主體,由農擔公司提供擔保發放“富農e貸”“助業e貸”金額2.45億元,年末余額2.6億元,占農戶貸款余額的21.53%。對借款人能提供抵(質)押物的,發放抵(質)押貸款58914萬元,余額50176萬元,占比41.67%。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戶購買養老保險發放政府增信的扶貧小額信貸和“養老貸”879萬元。對西充縣流轉農村土地較多的種養殖戶,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2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