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媒體聚焦 / 農民日報

大涼山脫貧路上的金融擔當
2021年11月02日 15:41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走進四川越西看農行扶貧

  本報記者 李傳君

 農行越西支行貸款支持的福銀苦蕎食品公司展出的系列產品。 楊光 攝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涼山州普格、布拖、金陽、昭覺、喜德、越西、美姑等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被稱為“中國最貧困角落”之一的四川大涼山地區整體擺脫貧困。

  各縣脫貧,離不開各方力量的幫扶與支持。其中,金融扶貧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中國農業銀行,作為服務“三農”的主要金融機構之一,在脫貧攻堅中彰顯了重要的擔當。

  近日,記者走進涼山州越西縣,步入一座座彝家新寨、跨進一個個產業園區、來到一家家“三農”企業,所見所聞處處有農行金融扶貧的足跡與身影。“農民購房貸”“小額信貸”“惠農e貸”“扶貧產業園區貸”“惠農e商+信貸”等因地制宜的扶貧創新產品,如一股股源頭活水,年復一年地澆灌著這塊貧瘠土地,如今生長出蓬勃的生機與幸福。

  針對大涼山地區的特殊情況,農行涼山州分行著力構建“物理網點+自助銀行+惠農通服務點+互聯網金融+流動金融服務”五位一體的渠道體系,讓廣大農戶“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礎金融服務。越西縣支行還通過“銀醫通”實現線上掛號和柜臺指紋代替簽名等金融服務功能。

  住上好房子,開心打工安心還貸

  農行越西縣支行行長安勇介紹說,該行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確保貧困戶住上好房子,支行創新開展彝家新寨“農民購建房”貸款模式,支持多個彝家新寨建設。截至去年10月末,共發放農民購建房貸款2106筆,金額8166.4萬元,助力2106戶貧困戶住上安全住房。

  越西縣大花鄉斯覺村的彝家新寨,建在一塊寬敞的河灘地上,交通便利,114戶貧困戶506人被集中安置在這里,整個寨子整齊劃一,每戶房子獨門獨院帶花園、菜園。該村第一書記王鵬介紹,房子為統規統建,每套面積一樣,71平方米住房,32平方米廚衛及配套用房,院壩及菜園約100平方米,每套造價為11萬元左右,非本地戶還要出1.5萬元土地費。

  建檔立卡貧困戶顯然無法承擔這筆房款,于是,政府利用扶貧資金補貼每戶4萬元,中國三峽集團幫扶每戶3萬元,剩下的則需自籌。“這個時候,農行的作用就顯現了,我們通過‘農民購房貸’給每戶放貸4萬元,每年還款2次,最長10年還完,利率為人民銀行基準利率,前3年政府貼息,這樣大大緩解了農戶還款壓力。”農行越西支行葉家友說。

  這片新寨建于2018年3月,2019年初完工,當年春節所有貧困戶搬進了新居。走進貧困戶海萊拉鐵的家,屋子里擺放了當初搬新居時政府配送的衣柜、櫥柜、碗柜、桌椅、沙發、電視機等六件套。這個七口之家現有3人在廣東務工,從墻上掛的《2019年度貧困戶脫貧成果表》中看出,這家子全年家庭收入達111779.5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597.44元。

  “搬進新居后,政府組織貧困戶積極外出務工,現在外務工的貧困戶有397人,將近80%,只要在外務工就不存在還款難的問題,一年5000多元的還款額度根本不算什么壓力,目前已經有四五戶還清了貸款,其余的都是按期在還款,沒有一戶失約。”王鵬說。

  扶持特色產業,壯大企業帶貧實力

  位于越西縣大瑞鎮瑞青村的越西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由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對口幫扶援建,由越西縣農業和文化旅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運營。目前一二期建設總面積3200畝,其中采用“新模式、新技術、新品種、新設施”建成的集規模化、標準化、商品化、品牌化、產業化的高標準矮化密植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為3000畝,且被稱為5G蘋果園。

  走進蘋果園,一行行僅拇指粗細的蘋果樹,被水泥樁和鋼絲固定著,僅2年的樹齡就能結出大紅果實,3年便可正式投產。越西縣農文旅投公司總經理劉明軍介紹,項目總投資1.3億元,由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資金、佛山南海援建資金、縣涉農整合資金及縣農文旅投公司自籌資金組成。另外,農行越西支行向該公司投放流動資金貸款1800萬元。

  “這個項目在越西脫貧攻堅中作用很大!”劉明軍說,投產收益后佛山援建資金收益部分30%用于項目滾動發展,70%將分給南海區結對幫扶的貧困村;財政涉農整合資金收益部分50%用于項目滾動發展,50%作為園區土地流轉農戶的二次分紅;易地搬遷后續產業發展資金收益部分分配給易地搬遷貧困戶,讓貧困戶增收脫貧,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工作。

  越西東方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四川發展”控股的支持深貧地區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增收的帶貧企業。去年疫情期間,該企業甜櫻桃產業園面臨車厘子、蜂蜜滯銷及車厘子線上銷售困難等問題,縣支行了解情況后,積極對接企業,幫助企業于去年5月入駐農行“扶貧商城”,截至目前已累計實現線上銷售45.95萬元。額度為200萬元的信貸支持也正在審核中。

  涼山州福銀苦蕎食品有限公司也是越西縣重要的帶貧企業。最近,農行越西縣支行向該公司投放流動資金貸款200萬元,解決了企業因疫情影響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縣支行還幫助企業入駐農行“扶貧商城”,截至目前已累計實現線上及農行系統線下銷售近50萬元。

  精細處著力,查缺補漏拓寬服務供給

  農行涼山州分行副行長曲比木洛認為,落后的基礎條件和“一步跨千年”的歷史、社會背景,物質貧困與精神貧困相疊加,“多因一果”形成涼山“區域性整體深度貧困”,給脫貧攻堅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因此既需要大政策、大資金、大項目進行大幫扶,又離不開各方力量從精細處著力,查缺補漏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才能全方位徹底拔掉涼山窮根。

  首先,從渠道建設延伸服務方面著力,目前全州共設立惠農通服務點2992個,布設電子機具2992臺,行政村覆蓋率達80.5%。投入流動服務車4輛,僅去年上半年對美姑、越西、會理等8個地區開展巡回流動服務28次,服務對象超過2500人,交易筆數共計9716筆,交易金額超1300萬元。全州新設立空白鄉鎮簡易網點21個、物理網點2個、自助銀行2個。

  安勇介紹,越西支行落實惠農通工程,全縣范圍內建立了447個助農取款點,累計發放惠農卡6.71萬張,服務了263個行政村,實現了電子機具對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1%。推廣上線“惠農e通”平臺,拓展農村水電氣、有線電視、通信繳費、社保資金等金融服務。

  對于城市人來說,手機上掛號、繳費,享受便捷的醫療服務是件平常事,而在大涼山地區,不少農村人則需乘坐幾個小時車來到縣城,還不知能不能當天掛上號、看到病。如今,這一難題得到解決。農行越西縣支行在縣人民醫院投資113萬元建立“銀醫通”,并利用該行流動金融服務車進村入戶,幫助廣大群眾享受到了線上掛號、線上繳費等金融服務。

  “彝族地區文盲率相當高,不會寫自己名字的人十分普遍,再好的金融扶貧政策要落實到戶到人,有些環節離不開政策受益人的本人簽名,那怎么辦?我們在總、分行支持下,在全國首批實現柜面指紋代替簽名項目,目前已在網點使用,群眾反映良好。”安勇說。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