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黨代表“雨衣妹妹”劉仙。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成都5月28日電 (記者 賀劭清)“收入、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人自然也就留下來了,誰都想為自己的家鄉建設出一份力,誰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雨衣妹妹”劉仙28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相信隨著收入、住房、醫療等問題的解決,未來四川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會給年輕人帶來更多機遇。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27日在成都開幕。王曉暉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指出,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要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持續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深入推進健康四川建設,兜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促進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積極探索共同富裕實現路徑,推動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因沒有防護服、只能身披雨衣奔走于武漢各大醫院為醫護人員免費送熱盒飯劉仙被人們親切地稱作“雨衣妹妹”。如今劉仙常年奔走在鄉村振興一線,她不僅每年前往涼山州開展助學活動,持續資助108個孩子上學,還先后成立“雨衣妹妹公益助農直播中心”,組建“雨衣妹妹助農團”,以公益直播帶貨形式推銷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的農產品。

四川革命老區宣漢縣新貌。 張浪 攝
劉仙介紹,近兩年自己多次前往四川巴中、達州、涼山州等革命老區、民族地區,深感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人的問題。“因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很多的人選擇外出務工,而‘持續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的舉措一定會讓眾多游子重返家鄉,因為鄉情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深深地植入了骨子里,俗話說得好,他鄉再好不如家鄉好。”
劉仙建議,相關部門應提升鄉村電商產業園發展質效,加強對返鄉創業青年的典型樹立,鼓勵他們發展農村短視頻電商和直播電商事業,網信部門應在免受網絡暴力方面加強對基層“黨員紅”的保護,營造安全感、激發積極性。同時聚焦搶抓數字信息時代機遇,大力培育扶持一批從事鄉村公益的基層黨員干部,形成治蜀興川“黨員紅”的強大網絡矩陣,助力鄉村文旅發展、拓寬農產品上行通道,打造一支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興網絡黨員力量。
萬丈高樓平地而起,人回來了,經濟發展也就有了基石,而教育是讓基石打牢的核心。在劉仙看來,過去四川在民族地區推行的區“9+3”免費教育計劃和“一村一幼”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讀書,未來五年在四川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則能讓越來越多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的學生接受更幼稚的教育。
“深入推進健康四川建設,兜緊兜牢民生保障底線,這讓我們在家鄉買得起房,看得起病,看得了病。”劉仙說,收入、教育、住房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而報告直擊民生難點,正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的體現。自己今后會繼續前往四川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公益直播助農,與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的年輕人共同成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