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讓啊,讓一讓!”5月8日下午2點過,艷陽當空,馬爾康市馬爾康鎮查北村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村里正在實施“嘉絨里”項目。
查北村位于馬爾康市區內,緊挨阿壩州人民醫院、阿壩州博物館、馬爾康中學,屬典型的“城中村”。
馬爾康鎮副鎮長龍軍說,以前這里基礎設施不完善,衛生條件太差。各種管線雜亂無章,排水排污不暢,垃圾成災。巷道狹窄、擁擠,還存在消防隱患。如今,發展改變已經成全鎮全村的共識。

查北村入口。
改變臟亂差全村大改造
當天,從阿壩州人民醫院門口向阿壩州博物館前行,這里就是查北村入口,一直向里直走約百米,右轉就來到村莊。
一路走來,樓里樓外,街道兩邊,整個查北村進入大建設。“我們將完善化糞池、院壩硬化、給水管、排水管、擋土墻、場地綠化、電力纜線、休憩石凳等基礎設施。”龍軍說。
來到一條巷子,整齊的臺階,平整的硬化路面,這里已經整改已經初見成效。“可以,可以,可以。”72歲的藏族大爺澤斯登連連稱贊,作為從小在本地長大的他給我們回憶了以前啥樣子——“晴天一路灰,雨天一地泥”。
在整個建設中,還包括查北村村民。“我們這的收入大多靠收租,打零工為主。”村民周曉榮說,以前整個環境臟亂差,價格一直很低,一晚20元的都有,長租一月也差不多100至200元。整體環境好了,房間差了就租不出去。
同樣,查北村集體經濟也在“筑巢引鳳”。來到一處民居2樓,房間改造已現雛形,3個獨立單間被改成2個套房,新增了衛生間。這處被流轉的70余間民宿和村入口的20間商鋪,作為村集體經濟也在提檔升級。“這周星期三,我們將組織面向全社會招商,下個月將逐步營業。”龍軍說。

實施新項目村莊換新顏
"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塊"夾縫地"。如今,查北村的變化,得益于在鄉村振興這個大背景下,馬爾康市將查北村納入“三家園”抓點示范建設,實施“嘉絨里”項目。
“所謂‘嘉絨里’,我們圍繞保護和挖掘藏式村落民居建筑特色與嘉絨民族風情。”馬爾康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在查北村分別打造嘉絨民俗文化觀光區、特色“農旅”展示區和夢回“嘉絨”康養體驗區,并布局有餐飲、民宿、茶館、酒吧、書屋等業態。
沿著查北村街道一路走下去,村入口道路是商業區,村莊主街前段是嘉絨歷史文化區,村中是手工非遺區、嘉絨美食區,村出口是民俗文化區、新時代文化區。在這里,可領略婆陵甲薩、莫斯都巖畫、哈休遺址等著名景觀,可了解四土起源、克莎民居、茶馬古道文化古道馬幫、茶馬互市、祥巴文化 、加絨鍋莊,還可品嘗傳統嘉絨美食糌粑、酥油茶、燒饃饃。
“我們的目的是塑造‘寬窄巷子’類型的美食街、文化街,將‘城中村’提升為‘城中景’。”馬爾康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既可向游客展示藏族特色文化,打造成標志性旅游目的地,還可以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馬爾康社會經濟發展建設中。“明日”的查北村將成為嘉絨文化聚集展示的地方,將成為馬爾康市區的休閑、餐飲、文化核心區域。
據了解,“嘉絨里”項目總投資3805萬元,分土建和文創兩個部分。目前項目土建部分已完成項目工程量的90%,文創部分已完成項目工程量的60%,計劃于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完工,7月舉行“嘉絨里”開街儀式,“明日”即將到來。川觀新聞·阿壩觀察 楊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