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 宋宇晟)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將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舉辦。
作為首屆鏈博會主辦方,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24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我國既是全球供應鏈融合發展的受益者、維護者,也是構建全球供應鏈新生態的探索者、建設者,在全球制造和供應鏈體系中舉足輕重。
張少剛表示,舉辦鏈博會,體現了中國工商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主動擔當。這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記者了解到,首屆鏈博會開幕式暨全球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將于11月28日上午舉行,1000余名中外政府部門、工商界、有關國際組織代表和專家學者等參會。會前,中國貿促會同與會的工商界代表廣泛深入交流,形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互聯互通北京倡議》,將在會上正式發布,為全球供應鏈穩定暢通貢獻中國智慧。首屆鏈博會還將舉辦6場專題論壇,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建言獻策。
張少剛用四個“4”介紹首屆鏈博會特點亮點。
第一個“4”,指首屆鏈博會的四大定位。即致力于打造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窗口、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平臺、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新載體、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實踐。
第二個“4”,指首屆鏈博會的四大功能。一是貿易促進平臺。展覽會是企業取得新訂單的重要手段和載體平臺,在展覽展示全球知名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同時,還將組織一系列商務洽談、供需對接、現場采購等活動,幫助各國供應商和采購商之間建立合作關系、達成合作意向。二是投資合作平臺。檢驗鏈博會實際效果的主要指標不單純是成交額,更加關注企業的供應鏈合作。中國貿促會將與有關地方政府、外國商協會共同舉辦一系列活動,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招商推介和資源聚合平臺。三是創新集聚的平臺。鏈博會匯聚產業鏈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企業,展示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尖端技術,將有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四是學習交流的平臺。首屆鏈博會圍繞五大鏈條和1個供應鏈服務展區舉辦6場分論壇和系列配套活動,6名兩院院士、90多名中外知名企業負責人和國際組織等機構代表將在專題論壇上貢獻“鏈博智慧”。
第三個“4”,指首屆鏈博會的四大特色。一是上中下游銜接。首屆鏈博會縱向展示各鏈條各環節先進技術和產品及未來發展趨勢,橫向展示金融、物流和平臺企業等服務。二是大中小企業融通。53家世界500強企業、57家中國500強企業、25家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和一大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聯袂參展,共同講好中外供應鏈合作故事。三是產學研用協同。首屆鏈博會不僅邀請中外企業參展參會,也向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開放。各鏈條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將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前沿科技及未來趨勢,推動創新成果落地。四是中外企業互動。搭建全球相關產業鏈各類主體之間的合作平臺。
第四個“4”,指首屆鏈博會的四大亮點。一是開創性。首屆鏈博會在辦展理念上更加注重在“鏈”上做文章,在辦展方式上更加注重從展產品到展鏈條再到展生態,在辦展成效上更加注重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開創了辦展新模式。二是國際化。國際參展商占比達26%,其中美歐企業最多,占國際參展商總數的36%。南非、加拿大、日本、越南、非盟、阿盟、葡語國家、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等將以國別和地區展位形式參展。三是市場化。開發供采對接系統,根據國別、鏈條、行業、展品、采購需求等,智能搜索匹配展商和采購商信息,助力企業洽談對接、開拓市場。四是專業化。展覽設置體現專業化,5大鏈條均為國際工商界普遍關注領域,具有產業鏈條長、基礎性強、引領性高特點。展覽方式體現專業化,全鏈條全景式立體化展示供應鏈生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