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 (湯雁)29日,在2021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投資推介會暨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儀式上,成都經開區與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簽約,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項目正式落戶,項目總投資280億元,預計年產值400億元,將新增就業1.3萬人。龍泉驛區委副書記、區長、成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杜海波,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靜瑜共同簽約。

據悉,此項目是成都市重大產業化項目投資基金成立以來,投資金額最大、推進速度最快的百億級項目,從對接到落地,僅68天。

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項目將建設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研發中心和生產、銷售基地,設立華西總部、電池工程和先進技術研究院,帶動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落戶,打造中航鋰電華西產業集群。項目將分兩期建設,產品主要配套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等應用領域。
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戴穎介紹,從項目簽約、注冊到開工、竣工、達產的時間進度已形成共識,簽約后,項目將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400億元、新增就業13000人,這不僅是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首個落地成都的項目,更是迄今為止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以該項目為引領,將吸引帶動產業配套和生態圈企業在蓉投資布局,構建完善上下游產業體系。

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將有利于推動成都市動力電池產業生態鏈建立健全,填補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高端制造業空白,還將促進推動成都市動力電池產業生態鏈建立健全。
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成都經開區集聚了10家整車企業、300余家關鍵零部件企業、30余家汽車研發及后市場企業,2020年實現整車產量104.5萬輛、汽車制造業總產值1507.5億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為汽車產業、裝備制造以及智能網聯提供產業發展支撐地和承載地,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入駐、發展提供細致周到貼心的服務,助力企業在這片沃土上發展壯大。
為推進項目落地,成都市、成都經開區兩級組成專班,多部門密切協同配合,多次召開會議對項目投資內容、建設周期、政策支持等專題研究,專項部署。項目落地后,成都經開區將全力以赴協助項目做好各項工作,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努力創造“成都速度”。
成都正挖掘“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四川豐富鋰礦、水電資源和成都市汽車產業基礎的優勢,以中航鋰電成都基地項目為引領,吸引帶動產業配套和生態圈企業在蓉投資布局,構建新能源產業體系。
當前,成都經開區正全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成都城市向東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航鋰電項目的成功簽約,必將進一步優化成都經開區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鏈條,帶動產業鏈共生共贏、健康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