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南充蓬安:將紅色基因根植學生心中
2021年05月29日 20:1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 (彭圣洲)5月29日,國網蓬安縣供電公司工會志愿者組織職工子女來到周子古鎮龍角山,從山下的紅軍街到山頂的紅軍樹,踏尋80多年前紅軍在此駐扎的足跡,緬懷革命先烈,聆聽老兵講述紅色故事、開展黨史微宣講,重溫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活動現場。彭圣洲 攝
活動現場。彭圣洲 攝

  “紅軍街過去叫鹽店街,1933年秋,紅四方面軍第九軍某部由營山方向經鹽店街進入周子古鎮,為了發動群眾革命,紅軍‘鏨花隊’在鹽店街石門坊和民房石板壁上刻了革命標語多幅……”在紅軍街重走紅軍路,老兵陳亞雄一邊用手指在石板的凹痕間慢慢挪動,一邊將過往娓娓道來。身著紅軍服的同學們深受感染,他們紛紛伸出稚嫩的小手,輕輕觸摸石刻上或深或淺的凹痕,識別刻在石柱上的革命文字,追憶革命崢嶸歲月。

活動現場。彭圣洲 攝
活動現場。彭圣洲 攝

  沿著石板路穿過紅軍街,從龍角山山腰往上,層層疊疊的石梯一眼望不到盡頭。在空寂的山路上,伴著山林間嘰嘰喳喳的鳥雀叫聲,這群10歲左右的“小紅軍”,邁著堅定的步伐,拾級而上,挺進“紅軍樹”。

  在石梯最高處,是左右對稱的轉折梯,梯頂有一個寬闊的望臺,正中有粗約數人合抱的黃葛樹,亭亭如蓋,這便是聞名遐邇的“紅軍樹”。

  “‘紅軍樹’因紅軍曾在此駐扎而得名。”陳亞雄說,1933年,紅四方面軍一支部隊攻占龍角山,并在這個制高點短暫駐軍。部隊需要的糧食和日用品,都需要后勤部門的戰士下山采購。當時,一個紅軍戰士挑回一擔軍糧,在龍角山頂卸糧時,將一截當成扁擔的黃葛樹枝插在地上。時間一久,這截黃葛樹枝竟長出了嫩芽。“后來,紅軍離開,當地老百姓便把這棵小樹保護起來,長成了如今的參天大樹。”

  紅軍樹下,老兵陳亞雄不僅講述了“紅軍樹”的由來,還與同學們分享了紅軍革命戰斗故事。一張張稚嫩的小臉齊齊望著眼前這位老兵,屏息凝神聽著動人心魄的故事。栩栩如生的細節描述、身臨其境的體驗,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紛紛表示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繼承和發揚光榮傳統,聽黨話,跟黨走。

  活動最后,國網蓬安縣供電公司工會還為孩子們發放紅色書籍,組織合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紅色歌曲,充分利用紅色教育資源和紅色精神的引領作用,在孩子們心中深深扎下紅色基因的“根”和“魂”。

  蓬安屬川陜革命老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有溫度、見實效,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連日來,蓬安縣總工會、團縣委、教科體局等部門,充分利用紅色資源、紅色文化,組織中小學生廣泛開展老兵講黨史、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故事、英模進校園等“永遠跟黨走”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 在线视频国产1024 |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无线码 |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