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31日電 (周超文 陳揚)“自去年我們與瀘州一家叫‘雞公de雞’連鎖土雞館合作后,這家連鎖土雞館所用土雞就全部由專合社提供,既滿足了客人吃上純正山林土雞的需求,也為專合社員拓寬了銷售渠道,讓土雞賣上了好價錢。”5月30日一大早,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江田村的杉樹灣生態禽業專合社理事長古幫澤,將120多只宰殺后的土雞分別送到瀘州和納溪3家“雞公de雞”連鎖土雞館后,高興地介紹說。
據悉,瀘州市納溪區杉樹灣生態禽業專合社是一家以土雞養殖為主的專合社,目前有會員96名,年出欄土雞超過10萬只。近幾年來,專合社采取線上和線下兩種銷售模式,讓10萬只生態土雞不愁銷,專合社員們也嘗到了養殖生態土雞的甜頭。
然而,自去年疫情過后,專合社的生態土雞在銷售上卻不太順暢了,原因是受到了只需喂養4個月時間的“快大雞”的沖擊。這種喂養4個月的“快大雞”價格每斤只賣12元。而杉樹灣生態禽業專合社的社員們養殖的土雞時間長達一年;在喂養上,全部散養于山竹林中,吃蟲吃草,并輔以玉米、黃谷等糧食,這樣散養于林中的土雞有著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低膽固醇的“一高三低”營養特點,燉湯、清蒸、紅燒都各具風味,特別是母雞適合產婦食用,被人奉為產婦催乳健身、排毒養顏的最佳補品。

杉樹灣生態禽業專合社的土雞品質上乘,養殖成本就高,價格自然也不便宜,活雞每斤要賣25元,但除去人工和糧食等養殖成本,卻僅有5元的利潤。生態土雞25元/斤和“快大雞”12元/斤相比,價格足足高出了1倍多,加之消費者基本都不會辨別土雞,致使杉樹灣專合社的土雞一度受阻,開始影響到社員養殖生態土雞的積極性。
由此,去年4月,古幫澤與正為購買純正生態土雞犯愁的“雞公de雞”連鎖土雞館老板雍遠不期而遇,兩人一拍即合,隨后就達成了雍遠土雞館全部由古幫澤的杉樹灣專合社提供土雞的協議。“我們的生態土雞之所名副其實,是因為每年納溪區農業農村局都要委托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后才銷售的。”古幫澤自信地說。
“雍老板,晚上在你龍馬潭區的分店給我弄兩只土雞,一只紅味,一只白砍涼拌……。”5月4日8時許,正為古幫澤送來的43只土雞過秤的雍遠,電話就急促響了起來。接完電話,欣喜的笑意早已在雍遠臉上綻放開來,喜得他連連說:“真正的土雞就是不一樣,每斤雖然我賣給客人吃是58元/斤,但來消費的客人卻比那些賣38元/斤的土雞館要多很,特別是晚上排隊等著吃的有好些桌。”
自去年雍遠與古幫澤的杉樹灣生態禽業專合社攜手打造名副其實的生態土雞館以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雍遠的土雞館“回頭客”越來越多,特別是很多“回頭客”還帶著自己的親戚朋友也一并前來品嘗,僅僅4、5個月,他的土雞館滿負荷運轉也忙不過來了。于是,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雍遠就在納溪區、江陽區和龍馬潭區一共開起了3家土雞館店,現在每天消費的土雞平均都在120只以上,一個月下來就需要3、4千只。
有了雍遠土雞館線下的熱銷,讓古幫澤的杉樹灣生態禽業專合社社員們發展土雞養殖的信心倍增。68歲的社員周真華,去年分兩批養殖了1600多只土雞,到今年4月就已經出售了800多只,已實現收純利8000多元。今年,他又在古幫澤的幫助下,購買了500只育雛雞苗放入房屋后的幾畝竹林散養。他說:“房屋后的竹林都是空著的,現在燒上了天然氣,竹子也不再當柴燒了,但竹林卻成了土雞的‘天然氧吧’,養出來的土雞更優質、生態。”
如今,隨著以雍遠土雞館為依托的線下銷售越來越火爆,專合社員養殖土雞的熱情又高漲了起來,目前,專合社長年循環養殖的土雞都保持在10萬只左右,社員們戶均養雞純收入達1萬元以上,土雞養殖已名副其實成為了杉樹灣專合社員致富奔康的又一增收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