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中信戴卡成都KSM工廠助力成都建設“碳中和”先鋒城市
2021年06月01日 11:2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日電 (記者 徐楊祎)在天府新區,一家生產汽車鋁制零部件的工廠不僅使用的電力70%是綠色電力,還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余熱回收技術,讓能源得以充分的循環利用,可實現70%以上的余熱回收利用率,從而減少CO2排放……

  這是記者5月31日從中信戴卡在其成都KSM工廠舉辦的“走進中信 看見新可能”開放日活動上了解到的信息。作為一家供應全球主要汽車廠商的鋁制輪轂和零部件生產商,中信戴卡積極引領拓寬產業脫碳、綠色發展的路徑,堅持以汽車輕量化產品為主體,通過清潔能源材料、低碳生產技術、能源管理技術,推動綠色制造,實現節能減排,為汽車行業提供綠色輕量化整體解決方案,為制造業實現雙碳目標探索綠色發展道路。

中信戴卡成都工廠生產車間。
中信戴卡成都工廠生產車間。

  如今,“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最為關注的發展話題之一。成都也提出,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率先實現碳達峰,加快建設“碳中和”先鋒城市。作為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中信戴卡成都工廠以“中信方案”助力低碳交通和綠色制造。

  據悉,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主要碳排放來源于上游材料和傳統能源。中信戴卡測算,以水電鋁替代火電鋁可以減少75%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中信戴卡下屬凱斯成都工廠生產的汽車鋁制零部件使用100%水電鋁原料和70%的綠色生產電力,使得每公斤碳排放已由原來的13.56千克下降至5.17千克,僅為國內鋁制部件平均碳排放的32%,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

  據悉,目前中信戴卡水電鋁用量為6.5萬噸,占比10%,計劃到2025年整體提升至45%,每年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75萬噸,相當于60萬棵成年樹木一年吸收CO2的總量;綠色電力使用由30%提升至50%,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優化。

中信戴卡成都工廠生產車間。
中信戴卡成都工廠生產車間。

  碳排放的追蹤、計算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道路上的一大難點,如何建立準確、統一的碳排放評估模型是我國制造業面臨的挑戰。

  中信戴卡成都KSM工廠通過分析制備轉向節過程中的碳足跡,已經實現了產品制造全生命周期的核算,建立起從原鋁錠生產、物流運輸、熔煉、鑄造、熱處理、機加工、包裝運輸整個過程中碳排放評估模型。通過模型的建立去識別設計、生產制造過程中碳排放高、非綠色能源消耗大的環節,制定了相應的行動方案,促進了產品設計優化、生產工藝的優化以及精確成型技術的發展,從而全方位的實現降低碳排放,實現綠色生產。

  據成都工廠技術質量部工程師鮑禹龍現場介紹,數字化已經廣泛運用到工廠的日常生產中。在中信戴卡DMS數字制造系統下,過去需要手工記錄的光譜數據、過程質量監控數據、設備點檢數據、過程異常情況數據,都實現了自動采集,并同時做到了實時統計整理、數據分析。與過去相比,極大提升了生產過程的質量監管能力和生產效率,降低了實驗次數和廢品的產生,有效減少碳排放。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依托中信戴卡的研發基礎,成都KSM工廠還積應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工廠能源回收利用技術,實現了余熱階梯式回收利用,可以智能通知余熱能源按照高、中、低溫工藝、廠區輔助設施方向循環供能,實現70%以上的余熱回收利用率,從而減少CO2排放。未來,中信戴卡準備進一步將余熱回收利用技術推廣至其他制造企業,幫助企業降低碳排放和減碳成本,發揮“放大器”作用。

  中信戴卡是中信集團先進智造板塊的重要公司。中信集團日前已宣布將力爭于2025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并將把先進智造板塊打造成為綠色低碳技術的開拓者,助力綠色低碳技術的彎道超車。(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 亚洲天天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亚洲五月天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