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日電 (楊予頔)1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發布消息稱,四川省建設用地智能審批和管理系統于當日正式上線。新系統的啟用標志著四川省建設用地審批實現全程網辦和智能化審批。
據了解,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是單位、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國有土地時獲得合法有效的用地手續的重要環節,也是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做好用地保障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公開、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提高建設用地審查效率和精準度。四川省自然資源廳于2020年11月開始開發建設用地智能審批和管理系統,并選取綿陽、南充、攀枝花作為試點單位與省廳同步進行試運行。

據悉,該系統是基于信息化全省統籌建設思路,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以智能審批為主、人工核驗為輔全國領先的一體化建設用地智能審批和管理系統。
正式上線的新系統首次建立了智能化審查規則庫,建設了較完善的數據基礎;還實現“一鍵審查”功能,進一步減少了自由裁量權,降低建設用地管理廉政風險;建設用地管理擴展到宅基地,系統延伸到試點鄉鎮,實現宅基地農用地轉用審批網上審批監管;實現全省聯網審批、全程留痕、全程監管,夯實了省、市、縣、鄉各級土地管理責任。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與自然資源部相關業務系統和省級相關部門業務系統的數據進行交換共享、即時更新;系統功能進一步擴展到設施農用地、臨時用地、集體建設用地,與土地調查、規劃、利用、耕地保護、增減掛鉤、批后實施監管、不動產登記等相關系統進行全面融合,集成到自然資源基礎信息平臺,最終實現建設用地全周期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