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日電 (吳平華 周雪 )近日,簡陽市委十五屆十五次全會舉行。全會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搶抓機遇創新發展、加快培育城市新優勢、高質量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會議提出,要打造山水公園城市示范區。依托山水資源優勢形成“城山相映、人水共生”的城市特色,生態綠色、文明和諧的宜居環境初步形成,現代城市高效能治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高品質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備,城市更加安全韌性,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公園城市形態基本構建。

堅持精細化管理 提升城市規建管水平
《關于搶抓機遇創新發展,加快培育城市新優勢,高質量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加快培育生態宜居新優勢,以公園城市建設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環境。增強城市工作系統性,建立完善規劃、建設、管理、治理一體化工作體系,實現城市規劃一張圖、建設監管一張網、城市治理一盤棋。推進“多規合一、多規統一”,規范空間開發秩序,探索規劃留白、動態調整等機制,提升精細化空間治理水平。對此,簡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表示,將堅持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機制,探索建立24小時全天候城市管理模式。扎實做好環衛基礎設施、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等城市基礎提升,有力推進“兩拆一增”,深入實施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行動,打造精致宜居街巷,構建幸福美好生活環境。同時,抓實環境問題專項治理增強城市綠色生態魅力,推進城市管理領域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相關工作,繼續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查處露天燒烤、渣土運輸車運輸、建設施工揚塵、亂倒生活垃圾、噪聲油煙污染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各類違法違章行為。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力營造濃厚社會氛圍,著力提升分類基礎設施配置,探索建設“無廢城市”,塑造天藍水清土凈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簡陽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志強表示:“將按照全會提出的要求,依據簡陽市生態環境特點,持續加強監管,全面推進空氣質量改善,以多污染物協同減排和精細化管理為重點,持續深化污染防治。同時,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實施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分級和分類管理,強化源頭治理,統籌實施‘散亂污’企業、工地揚塵、移動源、揮發性有機物、噪聲油煙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為加快打造宜業宜居山水公園城市助力。”

明確目標增強城市綠色生態魅力
簡陽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康敏建議,建設山水公園城市示范區,需要深入對接《成都市東部新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2017-2035年)》等上位規劃,在《簡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對城市目標定位、生態體系等再論證優化。同時加快編制《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簡陽市建設總體規劃》及城市公服等各項專項規劃,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
同時,朱康敏建議道,為增強城市綠色生態魅力,強化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可以“一江一河、六山一壩”為中心,將沱江打造為可漫步、可閱讀、有溫度的簡陽城市客廳,將絳溪河打造為本土化、宜居生活的休閑長廊,將山鏈塑造為觀城望江的都市陽臺,將葫蘆壩塑造成原真性、生態美的都市后花園。不斷推進“街巷更新、社區花園、上班的路(回家的路)、金角銀邊”城市細胞工程,積極創新推進生態環境導向EOD(綠色生態辦公區的縮寫)城市發展模式,深化以城市品質提升平衡建設投入、以消費場景營造平衡管護費用的“雙平衡”發展模式,努力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堅持城市“雙修”理念,最大限度利用老街區現狀空間布局以及特色元素,結合街道一體化設計、特色街區打造,采取車退人進、增加綠植景觀、社區綠道等措施,優化改善基礎設施、更新老舊院落和老廠房,實現留住老城記憶基礎之上的舊貌換新顏。
破解難題 有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
在家門口感受大自然,在風景秀麗的綠道上奔跑,在公園里閱讀、學習,越來越多的宜業宜居場景出現在簡陽市民身邊……
《決定》提出,培育城市新優勢、高質量建設成都東部區域中心城市,是把握城市發展規律、推進城市提質轉型的持久動力,有利于推動城市規劃理念、動力機制、空間形態、營城模式、治理體系全方位變革,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力、經濟引領力、綜合承載力和現代治理能力,加快建設宜業宜居山水公園城市。
“《決定》為城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完善城市更新與老舊院落改造,讓每一位生活和工作在這座城市的人切實感受到城市的發展變化。”簡城街道辦事處主任黎波談道,簡城街道將聯合市房產保障中心持續推動轄區內老舊小區的改造,將這份惠及民生的好事做好做實,讓居民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同時,簡城街道以改革促改造,動員群眾參與共建,破解共識難題,幫助轄區老舊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等居民自治組織,充分發揮小區基層黨組織宣傳、組織、服務的作用,帶動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改造,推動城市空間形態、治理體系等全方位變革,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力、經濟引領力、綜合承載力和現代治理能力,加快建設宜業宜居山水公園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