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日電 (羅晶 林忠偉)“我要買5股,我要買8股……”近日,在綿陽梓潼縣觀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村民主動到公司來購買剛剛建成的生豬代養場股份。
梓潼是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該縣將生豬產業發展列為“五大”特色產業之一,在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梓潼縣結合鄉村振興,以釋放改革紅利為目標,結合農村“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探索推動“1+5”生態循環產業發展模式升級擴面,積極推行“三級分紅”發展機制,在做大做強生豬產業的同時,讓村集體和全體農民共享生豬產業發展紅利。
據了解,2021年,梓潼縣觀義鎮借助省財政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村2個,在銀針村7社建設正大“1400”型標準化生豬代養場4棟,配套3000畝糞污消納土地,栽植雜柑,套種蔬菜、中藥材等,形成以生豬代養、特色經果林、蔬菜和中藥材種植為重點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由觀義鎮觀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構建利益分配機制,流轉土地連片種植果蔬,消納生豬糞污,推動種養循環;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入股生態循環產業項目,按股分紅。按照市場價格,預計4棟代養場年收益約為450萬元,扣除人工、水電等養殖成本,可實現年純收入約420萬元,集體經濟組織年分紅約為160萬元,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年分紅約為120萬元。目前,4棟代養場已經建成,預計在今年8月底開始關豬。

觀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三級分紅”包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入股代養場項目按照占股比例第一次分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入股代養場項目按照占股比例第二次分紅(集體經濟組織純收益分配按15%提取公積金、5%提取公益金,其余80%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討論同意,用于擴大再生產或向成員進行分配);觀倉公司開展的所有業務產生的純利潤,除去公司正常運營和擴大再生產以外,剩余純利潤按照各集體經濟組織在觀倉公司的入股比例一年分紅一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集體經濟組織進行第三次分紅)。
據悉,在本次募股中,參與主體為各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參與方式為:以戶為單位認購本村集體經濟組織股權,并委托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的方式參與。股份募集按照“村村參與、戶戶參與、自愿參股、可進可退”的原則進行募集,每股股本金600元人民幣,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按照最低持股和最高限股的方式投資入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暫不愿意入股的,其股權由集體經濟組織按照每戶最低限額代為持有,并簽訂《自愿放棄參股承諾書》。股權可繼承,股權人死亡后無人、無力或放棄繼承的,其股權由集體經濟組織依法收回并持有;股權禁止以任何其它形式轉讓、饋贈、買賣、抵押、擔保等。股權的管理實行“生不增、死不減,進不增、出不減”的靜態管理模式。
目前,觀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募集股金400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