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1日電 (王婧 郇磊) 8月10日,成都市東部新區標桿項目——東部新區未來中心項目這朵1.6萬平方米的“蓉花”,隨著屋面最后一塊水磨石的完工,正式全面“盛放”。

“目前,整個項目建筑外立面、總坪及屋面已全部完工,整個“蓉花”的形態已顯示出來。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內部裝修施工,爭取盡快完工。”中建三局空港新城企業總部項目負責人宗述安說道。
未來中心項目位于東部新區三岔TOD片區西南角,是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規劃展示平臺。其外觀按照成都市“市花”芙蓉花來進行造型設計,建筑總高度23.30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項目共設置2層展廳,下層為1個“沙盤”大展廳,上層為5個“花瓣”小展廳,包括創新新城展廳、共享新城展廳、開放新城展廳、綠色新城展廳、協調新城展廳。
宗述安介紹說,項目采用鋼結構和模塊化綠色裝配式建筑方式,結構全部由“鋼筋骨架”支撐,總用鋼量約7000噸。這樣不僅提高建筑品質和建設速度,還大大降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

據了解,為了讓“蓉花”在盛夏如期綻放,項目共投入10余支施工隊伍、240余名工人全力推進精裝施工及幕墻、總坪收尾,加速項目建設進展。王育勝就是其中之一。

王育勝是簡陽當地農民工建設者,已有近三十年的施工經驗。入夏以來,成都發布多次高溫預警,但王育勝和工友們無懼高溫“烤”驗,奮戰在建設一線。“能為家鄉修建一個地標,是我的榮幸。”時過正午,烈日烤灼,他拿著鐵抹子在“花瓣”一角埋頭作業,額頭豆大的汗珠順著安全帽的繩子流了下來,他抬起左臂,用肩膀蹭去。
和項目上其他工人一樣,王育勝每天早上七點上班,晚上要過九點才下班,“要避開最熱的時候,就得早晚多干點兒。”在項目建設的關鍵沖刺階段,項目上下都卯足了勁兒。
“最怕的就是在這個天氣干活。”應雪蓮一手扇著蒲扇,一手拿著一牙西瓜,“不過工地上給準備了涼茶和西瓜,休息的時候能解解暑。”除了解暑食品和藥品外,項目專門購置了節能環保的空氣能制冷設備系統,建有高標準、宜居的裝配式移動宿舍。“外面是30多度的高溫工地,回到宿舍即可享受26℃以下的涼夏。”宗述安說,“希望能給予建設者們最大的保障。”
“蓉花”建筑所在的空港新城企業總部是東部新區打造的核心區標桿項目,由中建三局牽頭實施,項目將全面對標雄安市民中心,致力于公園城市、海綿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示范單元建設。
“項目建成后,這座公園小鎮將成為東部新區招商引資的重要名片,是成渝兩地企業投資、扎根的重要載體。”宗述安介紹,項目在保證防疫到位、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加速推進項目建設收尾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