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9日電 (史麗君)頭暈、胸悶、心慌,面色及肢端發紅、口唇發紺,有時還有乏力、氣短……近半年來,64歲的李先生反復出現這些癥狀。原以為是冠心病復發了,沒想到卻被查出紅細胞異常增多,血液粘稠。這種疾病極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危及生命。最后,李先生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緊急接受了血細胞分離單采治療,血紅蛋白降低才讓他暫時脫離了危險。
李先生是溫江本地人,以前因患冠心病做過支架手術。最近半年,李先生反復出現頭暈、胸悶、心慌,面色及肢端發紅、口唇發紺,有時還有乏力、氣短,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心情也隨著疾病的反復而波動很大。最初,李先生以為自己冠心病復發了,他覺得可能是先前冠脈血管堵塞安了支架后現在又有其他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了。

但是,李先生去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仔細檢查卻發現,心臟方面未見新發問題。而就在最近的一項血常規檢查中,李先生血紅蛋白高達220g/L,紅細胞壓積67%。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血液內科醫生姜薇說,男性血紅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李先生這種情況已屬于內科急癥范疇,如果不及時治療,加之他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很容易出現心臟、腦、肺臟等重要器官血管的堵塞,甚至出現死亡。
很快,李先生被收入血液內科住院治療。在醫生詳細的詢問中發現,李先生并沒有長期高原生活史,也不是以前患病所導致的這一病癥,“我們馬上為他安排了骨髓穿刺等檢查,最后確診為骨髓增殖性腫瘤,也就是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為盡快讓患者脫離危險、改善癥狀,經科室反復評估病情及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選擇了為患者實施血細胞單采術。經過約半小時的血細胞分離治療,血紅蛋白便由220g/L降至190g/L,治療過程中及術后李先生無任何不適,而且術后頭暈、胸悶等癥狀明顯改善。不過,李先生仍然需要繼續服藥治療,使血紅蛋白維持在正常范圍內。
據了解,骨髓增殖性腫瘤(MPN)包括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和骨髓纖維化,為血液系統常見疾病。其中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男性稍高于女性,可發生在所有年齡群,以老年人多見,95%以上的患者存在基因突變,少部分患者會向急性白血病轉化。
姜薇介紹,這是一種隱匿性很強的疾病。最初,患者可能出現皮膚黏膜發紅、皮膚瘙癢、血栓形成、出血等臨床特征,甚至一些患者無任何臨床表現。在某個時候,或是體檢,或是出現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才最終被發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