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0日電 (羅晶 劉成)記者20日從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獲悉,目前,正是川續斷成熟上市的時節,喜獲豐收的村民們個個臉上喜氣洋洋。
“我家地里的川續斷還沒挖完,剛剛賣了一部分就已經收到了1000多元,卡莎莎(彝語,謝謝的意思)。”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九都鎮呷烏村農戶俄比學吉一邊數著手里的錢一邊開心地說。
川續斷,因能“續折接骨”而得名,有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的功效。據介紹,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2016年開始幫扶涼山州脫貧攻堅后,協調好醫生集團投資1.1億元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建立產業幫扶項目。布拖縣種植川續斷近5000畝,呷烏村種植有1000多畝,是種植面積最大的村。在布拖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校企聯合開展的技術培訓、專業指導下,村民們積極性高,男女老少齊上陣,藥材種植規范、管理科學,川續斷長勢良好,量大質優。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幫扶干部黃旭峰介紹,前期學校和好醫生集團組織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在結合當地氣候與土質條件確定中藥材種植品種后,由公司提供種苗,學校組織專家多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管護指導;與村民簽訂了產銷協議,豐產后按每斤1.5元的保底價格收購。
產銷對接、保底收購,讓布拖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有了底氣。今年6月以來,收購組已經在呷烏村收購了30萬斤川續斷,收購費用達50余萬元。據測算,本次采收至少讓種植戶戶均收入提高3000元以上。

為了形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和好醫生集團合作建立了產業扶貧車間,川續斷收購后就地就近進行后續加工:曬至半干、堆積發汗至內部變綠色、烘干、入藥;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上百個就業崗位,有效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四川佳能達攀西藥業有限公司質量檢測實驗室檢測報告顯示,當地川續斷質量遠遠超過國家標準,中藥材種植已經成為布拖縣產業扶貧的支柱。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秦曉明表示:“我們將繼續扎根布拖,進一步整合資源,緊扣黨委政府關于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將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醫學人才與教學科研成果寫在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