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5日電 (青婧馮金虎)八月豐收季,蒼溪紅心獼猴桃成熟了。8月25日,蒼溪縣歧坪鎮旭光村尚林園家庭農場,避雨大棚下的獼猴桃成功避開日灼枝繁葉茂,一簇簇紅心獼猴桃墜在枝葉間煞是喜人,翹首等待采摘。
“看看我們的果子,個頭均勻、色澤漂亮,賣相好得很。”農場主丁柏寒看著滿園碩果,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新疆做建筑生意的丁柏寒返鄉創業,投資600多萬元承包200多畝獼猴桃,開辦了尚林園家庭農場。
“我們農場的果子主要銷往新疆,目前生態果價格是10元一斤,十月成熟的有機果價格在25元左右。園子今年初掛果預計產量只有50多噸,明年豐產至少能達到200噸。”丁柏寒說,農場從建園到種植管理,該縣獼猴桃產業局、農業園區辦的技術專家幾乎每周都要下來一次,傳授種植技術管養技術,210多畝園子目前已經搭建避雨大棚180畝,剩下的還在繼續搭建,有效避免了潰瘍病、蟲害、日灼,再加上水肥一體化的科學管養,果子綠色生態銷路特別好,農場建有凍庫可對鮮果進行初加工,也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增收。
歧坪鎮旭光村二組65歲的邱柯就是受益者之一,自家的3畝土地流傳出去,自己在農場搞管理。“5000元一個月,工資按月發放,我覺得我一個老頭子收入還可以。”邱柯樂呵呵地說。
“這采摘季節忙一點,其他時候相對清閑,獼猴桃園里做工不累人。”同在農場做工的馮秀華說,老大在縣城讀高中,老二在鎮上讀初中,自己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工資,既照顧了孩子老人,又掙到了錢。
作為該縣群眾的致富金果果,蒼溪紅心獼猴桃因其“發現最早、面積最大、品種最多、品質最優、品牌最響、加工產品種類最豐富”而美譽全球,2013年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先后三次榮獲中華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2017年入選“全國產業扶貧十大優秀范例”,2020年被首批納入全國100家中歐互認互保地理標志產品。
多年來,蒼溪歷屆縣委、縣政府立足蒼溪紅心獼猴桃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堅持一個產業抓到底,圍繞“提質、擴面、增效”的總體思路,創新“大園區+小庭園”發展模式,全縣獼猴桃產業實現31個鄉鎮全覆蓋,有現代農業獼猴桃園區12個,鄉鎮自建園區66個,業主(大戶)369個,專合社110個,家庭農場138個,種植農戶3.8萬戶,建成川北最大的紅心獼猴桃初加工基地,優質紅心獼猴桃篩選生產線,實施精深加工和產品研發,實現獼猴桃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全產業鏈發展,持續擦亮產業強縣“金字招牌”。
截止2020年底,蒼溪紅心獼猴桃面積達39.5萬畝,年產鮮果12.6萬噸,年綜合產值60.66億元。蒼溪紅心獼猴桃已然成為該縣鄉村振興、富民強縣的支柱特色產業,全縣獼猴桃產業從業人員超22萬人,從業人員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