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7日電 (劉剛 曾驪 周景)“你們家種了12畝水稻,應該收到政策性補貼1371.2元,跟實際到賬的數對得上嗎?”近日,自貢市富順縣童寺鎮紀委書記章云,向西湖村2組村民曾道高核實村里糧食種植及其它補貼的兌現情況。

據介紹,富順再生稻產研合作中心今年正式掛牌后,童寺鎮、代寺鎮等六個鄉鎮的兩百畝水稻品種展示基地,于四月上旬已全部完成栽插。同時,一萬畝中稻—再生稻高標準示范基地目前部分品種已成熟,開始進入收割期。
“今年童寺鎮中稻種植面積3.6萬畝,再生稻蓄留面積3.5萬畝。耕地地力補貼、稻谷補貼和今年新增加的種糧農戶一次性補助,都涉及到農戶種植糧食的面積,必須堅持誰種補給誰的原則,此次核查由我們鎮紀委牽頭,就是為了杜絕虛報。”童寺鎮紀委書記章云說,各村紀檢員與鎮村組的干部一起入戶,對已上報的稻谷面積進行核實,以農村土地確權實際種植面積為依據,與村組干部共同對補貼面積的數據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進行確認,確保補貼面積真實有效。他表示,靠前監督、眼見為實,才能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防止虛報、誤報產生。
目前,富順縣水稻生產已全面進入收獲期,全縣大面積水稻長勢喜人,豐收在即。據初步統計,全縣今年完成水稻播栽面積50.2萬畝、預計總產可達31.64萬噸、平均畝產630.3公斤。
“第一關要查糧食種植畝數、第二關要查補貼申請程序、第三關要查資金兌現……通過查看村務公開情況,核實惠農補貼是否足額兌現到農民手中,避免虛報騙領等違紀違規行為的出現。”富順縣紀委監委派駐富順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朱愛民說,今年以來,紀委監委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牽掛的惠農政策落實情況,扎實開展惠農補貼專項監督檢查,堅持腳步往下走、監督往下沉。在深化日常監督檢查的同時,建立健全與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信息共享互通機制,不斷提高監督精準度和力度,助推惠農補貼申請發放程序規范,公開透明。
富順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紀檢監察組織要靠前監督守好農民的“錢袋子”,惠農補貼在陽光下運行才能惠及于民。下一步,紀委監委將緊盯補貼發放各環節的風險點,打破“信息壁壘”,形成監管合力,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確保補貼資金真實、有效、及時發放到農民手里。同時,鼓勵農民朋友舉報,嚴查騙補、套補背后的失職瀆職和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