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7日電 (唐倩 潘陽薇)近日,四川省“天府旅游名縣巡禮”集中宣傳報道活動走進儀隴縣,儀隴縣委書記郭宗海就該縣獲評“天府旅游名縣”以來的提升建設工作成效及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進行了介紹。

問:紅色資源是革命先輩留給儀隴的寶貴財富,請問儀隴是如何利用好紅色資源優勢,推動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的?
郭宗海:儀隴是開國元勛朱德總司令和為人民服務光輝典范張思德同志的家鄉,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朱德銅像紀念園、張思德紀念館等諸多紅色景點。紅色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和30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之一。自去年創建“天府旅游名縣”以來,我們一直著力保護、傳承和利用好紅色資源,讓紅色旅游真正成為推動儀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這一年來,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在著力:
一是從戰略定位上。我們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老區振興有機結合,努力爭創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全國紅色旅游的目的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科學編制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規劃,積極培育農耕文化展示、農村田園觀光、農家美食品嘗等旅游新業態,建成黎明村等5個3A級鄉村旅游景區,推動一批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區變景區,促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二是在完善旅游要素上,緊緊地圍繞旅游的吃、住、行、游、購、娛的旅游要素,立足紅色旅游資源優勢,打造了朱德故里5A級景區、全國唯一一個以“為人民服務”為主題的德園4A級景區,著力在客家民宿、博覽園和精品民宿等方面進一步提升檔次,讓游客來儀隴能來得了、待得下、住得了,通過“培-游-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著力構建全國知名紅色旅游目的地。
三是深度挖掘我們的紅色資源,依托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張思德干部學院、張思德紀念館等平臺,深入開展黨性教育活動、紅色文旅研學和國防教育培訓,開發宗旨教育精品課程,先后承接了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22萬余人的教育培訓及學習考察,成功創建全國紅色教育培訓聯盟研學旅行示范基地。深度挖掘朱德和張思德精神,啟動建設了張思德干部學院,編創了《咱們的總司令》舞臺劇,通過VR、全息電影等現代媒體技術創新展陳方式,增強游客的參與度和體驗感。
問:下一步,儀隴就推動紅色旅游發展有什么思路?
郭宗海:儀隴將以“朱德故里景區-馬鞍鎮景鎮融合發展工程”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行動”為抓手,持續鞏固天府旅游名縣創建成果。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豐富展陳形式。堅持“動靜結合”,創新朱德故居紀念館展陳布展,增加VR、全息電影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一臺展示朱德同志生平的紅色劇目,并于今年在儀隴實現駐場演出,不斷增強旅游核心資源對外吸引力。
二是完善配套服務。加快建設客家民宿博覽園、精品民宿群,不斷豐富景區業態,補齊高端住宿短板,讓游客真正住得下來、待得下去。
三是延伸旅游路線。著力打造馬鞍軍事文旅特色小鎮,有序推進柏楊湖水利風景區開發,進一步豐富旅游景點,延伸全域旅游路線,推進“過境游”向“過夜游”轉變。
問:接下來,儀隴縣推動文化旅游發展有什么思路?
郭宗海:下一步,儀隴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實施“文旅興縣”戰略,加快文旅融合發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努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全縣支柱產業。堅持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立足資源優勢,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全面提升城鄉環境質量,切實改善旅游營商環境,強化旅游市場環境治理,不斷提高儀隴旅游發展吸引力。
創新土地、資金、人才等發展要素保障機制,著力搭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發展平臺,扎實推進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天府旅游名縣”這塊金字招牌,持續推進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和全域旅游發展,力爭在2-3年內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聚焦建設“全國知名紅色旅游目的地”目標,緊緊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主動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推動儀隴旅游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深度融合,形成同頻共振、相融互動的協同發展格局。繼續發揮好朱德故里紅色旅游資源優勢,充分借鑒吸納,全面對標補短,持續推進文旅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老區振興、紅色旅游、美麗鄉村示范縣。為全省建設成為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貢獻儀隴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