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珙縣:讓幸福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1年09月25日 09:5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5日電 (吳平華 單華燕)“已經摘帽,還要致富!”近日,洛浦河畔,珙縣魚竹村村民陳利的農家樂人頭攢動。兩年前,陳利一家靠著農家樂摘掉窮帽。眼下,他盤算著再開一家民宿,為日子再添一把火。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三農”工作重心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歷史性轉移。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珙縣堅定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統領,以“南北相望、串珠成鏈、全域振興”為總體要求,采用“功能區+特色組團+帶狀輻射+多點支撐”的規劃方式,構建“三區四圈五帶多點”(簡稱“345N”)的全域鄉村振興總體空間格局,在烏蒙山區繪就一幅“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新時代珙縣鄉村振興畫卷。

 珙縣玉和苗族鄉黃金梨豐收。珙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珙縣玉和苗族鄉黃金梨豐收。珙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穿梭在“三合·萬物生”微田園鄉村振興示范區,大棚內瓜果飄香,令人垂涎三尺。抬眼望去,田野中連片的瓜果大棚在陽光的映照下栩栩生輝,棚內瓜果累累,果農們忙著采摘,一派豐收喜樂的景象。

  為鞏固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珙縣“兩山”之路核心示范區示范帶動作用,2019年,珙縣按照“一鎮一園一景一帶”總體布局,圍繞“探索全縣生態修復路徑”“開展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基層干部以及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示范引領農村產業發展”三條主線,在鄉村振興戰略珙縣“兩山”之路核心示范區巡場鎮三合村桂花煤礦、李子林煤礦、柏楊坡煤礦的采空區域投入資金3000萬元,打造“三合·萬物生微田園”鄉村振興示范項目。該項目統籌實施工礦記憶、河道景觀、生態濕地、生態魚塘、果蔬種植、共享菜園、魚菜共生、生態餐廳、拓展訓練等項目建設,既充實了城鄉居民“果盤子”,又鼓起了農民群眾“錢袋子”。

  在珙縣,三合村的成功并不是孤例。近年來,珙縣先后在城市核心區巡場鎮建成鄉村振興“兩山”之路核心示范區及“三合•萬物生微田園”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在中心鎮上羅建成烏蒙山石漠化地區種養循環鄉村振興示范區,在珙縣中軸線玉和苗族鄉推進苗族文化生態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著力搭建“一核一心一軸”空間架構,真正讓農業變為有奔頭的產業。

  同時,全面提升畜牧+蠶桑、茶葉、林竹等桑、茶葉種養循環特色優勢農業發展水平。截至目前,建設家庭農場開工生產線200條、建成投產123條。全縣桑園總面積達到20.86萬畝,茶園面積達到15.17萬畝,總產量達6900噸,綜合產值11.2億元。烤煙總面積達到0.8萬畝,總投資334.16萬元,落實6個種煙鄉鎮,完成100畝以上種煙大戶32戶。

收獲的喜悅。珙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收獲的喜悅。珙縣縣委宣傳部 供圖

  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我們對村里房屋完成確權登記后,將長期閑置的土地集中流轉打包租賃出去,通過收取租金、集體資產入股、跟企業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增加收入,預計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40萬元。巡場鎮三合村黨總支書記孫杰介紹道。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僅可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還能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珙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們看到的多是“鯉魚跳龍門”式的離農進城,如何吸引“鳳還巢”式的返鄉歸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珙縣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探索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產權制度,讓廣大農民積極參與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實現產業興旺,資產保值升值,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截至目前,全縣村集體經濟組織共有集體成員337998人,成員戶數92198戶,設立人口股337998股,清理核實資產26100萬元,全縣161個村均已登記賦碼頒證。

  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走進珙縣鄉村,目之所及,處處呈現出環境優美、鄉風淳樸、生產發展的景象。花木郁郁蔥蔥,道路寬敞平坦,庭院干凈整潔……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珙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

  珙縣把新農村綜合體和聚居點建設、舊村落改造提升、傳統院落民居保護作為基本形式,統籌考慮,保持了“房前屋后、瓜果梨桃、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和農村風貌。

  與住房同步推進的是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五大行動”,讓山清水秀地綠成為鄉村常態。同時,統籌推進農村路網、水網、氣網、電網、信息網建設,不斷補齊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如今的珙縣已是綠色滿園。截至目前,珙縣已建設“美麗宜賓•宜居鄉村”達標村158個、“靈秀珙州•宜居鄉村”達標村實現全覆蓋;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農村公路擴面延伸165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2.85%。(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本又色又爽视频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日本狂喷奶水在线播放114 | 婷婷久久綜合九色综合 | 亚洲区自拍偷拍视频 | 亚洲日本精品宅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