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5日電 (湯雁)位于涼山州鹽源縣樹河鎮大堡村二組的千畝釋迦果種植示范基地,有的村民在剪除幼樹的低枝,有的村民在精心培育幼苗,還有的村民在清理樹基,基地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

據了解,該基地已種植釋迦果苗30000株,每天用工量40多人次,這些勞動力多為大堡村二組和三組的村民,其中脫貧戶103人,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漁民138人,占總用工人數的半數以上,他們每天可以從基地獲得不低于120元的穩定收益,基本完成“家門口就業”,用自己勤奮的雙手刻畫小康生活新畫卷。樹河鎮大堡村二組村民張先春說,家里以前沒有什么經濟來源,每年人均收入僅有3000元左右,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戶,現在夫妻二人都在基地打工,收入比以前提高了3倍,人均年收入已達到11000元左右。
近幾年,我國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多地打造特色水果種植產業,利用新穎的農產品拓寬農業市場,為鄉村農業經濟效益提升提供更多產業支撐。釋迦果因其外形像佛教中釋迦牟尼頭型而取名“釋迦”的生果,香甜可口,營養極為豐富。它原產于熱帶美洲,盛產于臺灣。這種生果產量大,每年有兩季收成,第五年開始進入豐產期,且市場價錢十分可觀,具有宏大的市場前景和經濟價值。一直以來,釋迦果是市場上的搶手貨,但因種植技術門檻高,令不少人望而卻步。

2021年4月,鹽源縣委、縣政府為扎實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漁民后期產業扶持工作,采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戶參與”的方式,由縣禁捕退捕漁民扶持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鹽源盛宴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鹽源縣樹河鎮大堡村民委員會合資在樹河鎮大堡村投資2000萬元建設1000畝釋迦果種植示范基地。
據鹽源盛宴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思玲介紹,整個基地建設嚴格按照現代化農業園區的要求,不斷補齊發展短板。目前基地已成為鹽源縣沿江片區熱帶水果現代化種植示范基地,有效帶動鹽源縣沿江地區農戶大力發展現代特色果業種植,并輻射帶動全縣特色經果林產業多元化發展。
據了解,該基地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50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年收入增加1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加3萬元以上,專合組織年收入增加15萬元以上,真正做到農戶在基地務工就業有“薪金”,農戶土地流轉有“租金”,專合組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股經營有“紅利”。

樹河鎮大堡村二組村支部副書記冉志軍介紹,釋迦果種植基地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們在基地里干活越干越開心,越干越有勁。“下一步,我們將擴展宣傳面,增加資金鏈,進一步擴展基地范圍,積極鼓舞并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戶介入栽種。”冉志軍如是說。
如今,鹽源縣釋迦果種植示范基地走在了涼山州的前列,釋迦果必將成為鹽源又一張特色水果名片,帶動鹽源縣沿江片區鄉村振興、群眾致富奔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