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2日電 (陳興旺 高長元 楊榮艷)涼山是全國清潔能源的富集地,其探明水能資源蘊藏總量達71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6387萬千瓦,也是“西電東送”重點地區。
500千伏月城變電站是攀西地區清潔能源輸送通道的重要樞紐站,也是川藏聯網工程的起點站,長期擔負著攀西清潔能源消納和川電外送重任。

該站于2010年11月29日建成投運,共有500千伏出線10回、220千伏出線12回、500千伏主變2臺,變電總容量150萬千伏安,年輸送電量達46億千瓦時截至2021年11月11日,500千伏月城變電站連續安全運行4000天,累計輸送電量2300億千瓦時。
月城站始終以保大電網安全為重要使命,全面加強設備運維和風險防范,從源頭上杜絕電網風險。月城站以設備管理為中心,加強隱患閉環管理,先后排查并治理500千伏官月雙回線因線路參數不對稱導致的線路三相電流不平衡、72相500千伏刀閘氣室家族性缺陷治理等重大電網和設備隱患,極大設備本質安全水平。
月城站將設備管理細化落實到人,保證每臺設備均有專人負責,提高運維人員“主人翁”意識和設備管理能力,全要素做好設備的工程前期、運維計劃、缺陷隱患、狀態評價、檢修質量、退役報廢等全壽命周期管控工作。采取人工巡視與機器人、在線監測、無人機相結合的方式,實時掌握設備運行工況,全面提升運維質效。

月城站是攀西地區水風光電的匯集平臺,除向錦蘇、雅湖壓直流送電外,還同時兼顧著西昌城區、攀鋼集團等用戶用電。月城站采用“學、練、用、比”的人才培養管理模式,開展運維+檢修、運維+黨建等“運維+N”復合型人才培養;以“三心二毅”的驗收管理模式,在變電站新投、改擴建等工程中實現“零缺陷”投運;總結“嚴、細、爭、創”的運維管理模式,班組員工在掌握運維一體化技能基礎上,自主開展取油樣、GIS帶電補氣、氣體組分測試及設備缺陷遠程會診等運檢業務,提升對設備缺陷的識別及處置能力,打造運檢人員“電力全科醫生”新身份。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重要運維保障特巡1700余次。
涼山地區海拔高、氣溫低、空氣濕度大,冬季輸電線路極易發生覆冰,談“冰”色變成了月城站投運之初的真實寫照。2011年12月10日凌晨兩點,500千伏月普線因覆冰倒塔停運,運行人員用雙手一鏟一鏟地將設備端子箱從積雪中刨出來,確保每天向西昌輸送電力的同時,全力加緊月普線的設備檢修處理,一天最多的操作達到400次。
2012年,四川電網第一套直流融冰裝置在普提站正式投運,四川電網抵御冰雪災害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月城站通過不斷的實踐摸索和經驗總結,形成“覆冰監測-覆冰預警-融冰會商-融冰操作”的融冰管控體系,單回線路融冰時間由最初的10小時縮短為6小時,極大提高融冰效率,減輕人員勞動強度,有效提升四川電網冬季抗冰能力。

從月城站投運至今,站端已累計開展直流融冰102次,最長一次連續操作長達58小時,有效化解了覆冰對輸電線路及電網運行的影響,保障了冬季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自直流融冰裝置投運以來,該地區再未發生過倒塔斷線事故。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站在“十四五”新起點,月城人將繼續堅持“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秉承“從我做起,從零開始”的工作原則,全力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在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砥礪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