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5日電 (鄒立楊)近日,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15GW高效電池項目第一片電池片順利下線。這是繼7月16日通威太陽能(金堂)有限公司1GW異質結(HJT)電池項目第一片電池片成功下線后的又一重要時刻,再次彰顯了在光伏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金堂速度”。
今年10月底公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協同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任務提出了“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而在剛剛結束的金堂縣第十五次黨代會上,金堂縣也正式提出了建設“綠色制造先鋒城市”,積極參與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構建“133”現代產業體系,突出發展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以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培育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千億級綠色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色制造基地。通威、通合等重大項目的相繼投產意味著金堂在打造全國綠色制造基地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意味著金堂在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領跑光伏新賽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瞄準方向,搶抓發展新機遇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既是中國政府對全世界人民的莊嚴承諾,也為清潔能源行業變革孕育了新機。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預測,中性情況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從2020年的130GW增長到2025年的300GW,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從2020年的48.2GW增長到2025年的100GW。
金堂縣瞄準未來,以牽引、參與、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為理念,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把光伏產業作為優勢新賽道來布局,走出了一條轉型突圍、彎道超車的城市進階躍升之路。截至目前,金堂縣已聚集了以通威太陽能、巴莫科技為代表的綠色制造類工業企業135戶,其中清潔能源領域已聚集通威太陽能、通合新能源為代表的光伏電池制造企業;高效儲能領域已聚集巴莫科技為代表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企業;綠色建筑領域已聚集美好智造、世茂新材料等為代表的裝配式建筑企業;環保治理領域已聚集中建環能、長虹格潤為代表的水(氣)治理及資源循環綜合利用企業。產業的集群發展、鏈條發展已初見成效。
邁穩步伐,營造產業新生態
一個頭部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是產業集聚發展的“加速器”,同時也是“區域+產業”品牌集群式崛起的重要方式。金堂縣用其獨特經濟生態魅力吸引眾多光伏產業新主體紛紛搶灘。
2020年3月以來,總投資200億元、裝機量30GW的通威太陽能金堂基地項目,通威太陽能與天合光能聯合投資60億元、裝機量15GW的通合新能源項目,福建奮安集團投資30億元建設的光伏支架生產基地項目,僑源氣體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的特種氣體生產基地項目等眾多領軍型企業相繼入住金堂。
尤其是,“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中國新經濟500強”的通威太陽能和天合光能在金堂強強聯合,以新模式錯位發展、補位合作,在上游和中游鏈條為金堂光伏新賽道增添了新的強大動力,剛剛投產的通合新能源項目預計2023年可實現100億產值。金堂的光伏新賽道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務實保障,培育澎湃新動能
今年7月,通威太陽能利用PERC量產設備,通過電池制程工藝創新,M6大尺寸全集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3.47%,經過ISO/IEC17025第三方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創造了M6大尺寸全面積產業PERC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
“我們非常重視光伏人才的聚集,全力支持通威太陽能引領組建光伏先進標準研究組,推動建設光伏標準化檢驗認證中心(實驗室)、電池智能化制造過程見證檢驗中心、通合切片MES項目等,積極培育深度脫碳新技術,爭取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多做貢獻。”金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金堂縣在淮洲新城已建成通威光伏人才公寓及高層級管理人才公寓2座,約50000平方米的淮州新城會展中心1座;正加快建設淮州新城商務中心、中心醫院、中心學校,為全縣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生產生活支撐。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金堂縣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大局出發,站全局謀劃,搶抓戰略機遇、謀篇布局的清潔能源產業,在項目攻堅、產業發展中下好了“先手棋”,為奮力建設“成東中心、公園水城”注入了強有力的新動能。未來,金堂縣無疑還將在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中跑出“加速跑”,助力成渝地區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努力書寫領跑全球光伏產業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