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9日電 (吳平華 駱龍)農時不等閑,小春正當時。連日來,樂至縣石佛鎮柳木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最近天氣比較好,趕緊把麥種播下去。”村民們或是一兩個,或三五成群的搶抓時節,播撒小麥種。另一邊,旋耕機快速的犁好地,接著就是機械化播撒小麥種,一塊五畝大的地不到十五分鐘就播種完畢。“如果按照傳統方式人工播種的話,五六個人大概需要兩到三天才能播完”。四川增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員工蒙小亞說,用機器播種的話,十四五分鐘就搞定了。“我們今年技術托管了柳木村350畝地,融合了小麥機耕、機播、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一系列的集成技術體系。”四川增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飄說,“預計每畝平均省工節本150元左右,增產小麥100斤以上。”

小春生產作為全年糧油生產的首場硬仗,少不了農藥、種子、化肥等農資供給。在樂至縣部分農資經營店,各農資經營店儲備情況較為充足。“農資保障供應對小春生產尤為關鍵,我們督促指導農資經銷商做好農資儲備、供需和價格監測,同時加大農資市場監管力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和農業生產安全。”樂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樂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樂至縣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緊盯2022年小春生產任務,千方百計穩定面積,做到應種盡種、種滿種盡;加大農機推廣力度,推行輕簡高效綠色增產技術;進一步加大撂荒地復耕復種,不斷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全力攻堅小春生產,確保來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截至11月17日,全縣小麥播種面積已超應播種面積8成。2022年,全縣計劃小春糧食播種面積13萬畝,總產2萬噸以上,其中小麥3萬畝;穩定油菜面積40.6萬畝,總產6.9萬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