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9日電 (吳平華 李瑤 )“自己給自己修路,兩個月還有近7000元的工資,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真的是大好事!”近日,珙縣王家鎮和平村三社村民王成義高興地說。
王成義口中的“自己給自己修路”,指的是珙縣王家鎮2021年以工代賑項目(魚田村、和平村),既該項目由政府投入資金,群眾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的扶持政策。據了解,該項目從魚田村一組至和平村三組,共1.9公里,投資170萬余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和平、魚田兩個村,共計220余戶1000余名群眾的出行難和運輸難等問題。
“路修通了,不但方便了群眾的出行,也為當地農產品銷售節省了大量的運輸成本,進一步激發了群眾自立更生、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魚田村支部書記王藝量說道。
據初步統計,該項目累計吸納本地群眾就業50余人次,其中貧困勞動力30人次,發放薪酬30余萬元,節約建設資金10萬余元,約占總投資的15%。實現了節約建設成本、提高群眾收入與提升通行水平的“三贏”。
“實施以工代賑項目,讓大家在家門口修修路、做做水利工程,有效促進了農村群眾就業,參與鄉村建設,共享發展成果,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王家鎮鎮長代雨生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