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5日電 (陳揚)“陳老輩,最近過得怎么樣?新房子住得習慣嗎?”11月25日,瀘州市納溪區上馬鎮黨員干部再次來到云臺寺村村民陳仲華家中回訪。今年8月因意外火災導致無屋可居的陳仲華,前幾天已經住進了嶄新的磚房,各種生活用具一應俱全。“現在好了,有了新房子,村上干部還經常來關心我們,日子過得比過去還好。”談起現狀,陳仲華眼里滿是感激。

2個月建起新房的辦事速度背后,展現著上馬鎮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力度和決心。今年以來,上馬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實施“民心守護”工程,促進各項惠民政策落地見效,先后開展民生實事項目督查72次,推動129項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落實,樁樁件件的好事、實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今年夏天,住在上馬社區傍晚出門散步的群眾變多了。“沿線的路燈修好了,門口的臭水溝整治了,還修起了瀑布和便民廣場,生活質量提升不少。”居民梁光蓮感嘆道。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是群眾關心的重點。為推進項目進展,上馬鎮探索建立“黨委班子帶頭督導+部門分辦治理+村上協助落實”機制,每名黨委班子成員重點掛鉤督辦2至3個實施項目,推動項目落實。
截至目前,已實施完成集鎮路燈“亮化工程”、桐梓村高標準農田改造、防洪堤加固、隆黃鐵路土地整理等重點項目8個,新建、改造村社水泥公路14.5公里,便民橋5座,實施土地整理項目9100畝,新建水渠、管網6.5公里。
“在工作中,我們按照‘群眾反饋問題——鎮上匯總梳理——部門分級分類處理——紀委督查反饋情況’的“四步驟”閉環工作模式,實現問題高效解決。”上馬鎮黨委書記郭輝洋介紹,四步工作法,提升了政府職能部門辦事效率,督促黨員干部履職盡責,得到了群眾的好評。
11月19日,上馬鎮云臺寺村柑橘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農技專家古幫澤正在向村民們傳授柑橘管扶技術,為冬管季做好準備,村民彭家蓮干勁十足,“有了老師示范,發展干勁更足了。”
在今年10月全鎮9個村(社區)全覆蓋開展的干群懇談會上,群眾普遍反映農業項目落地后,缺乏后續技術培訓和監督跟進,導致部分產業效益收成低。針對這一情況,上馬鎮成立產業發展專項組,由鎮農業農村服務站、宣傳服務站、紀委等多部門參與,共同推動產業發展。針對云臺寺村、江田村、太平村規模種植的柑橘、蜂糖李、柚子等產業,鎮上定期組織農技專家下鄉開展技術培訓,通過現場指導提高村民種植水平;鎮宣傳服務站聯系媒體以及網絡紅人通過制作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宣傳推廣,推動農產品銷路;鎮紀委持續跟進,按照時間表下鄉開展監督,落實責任倒逼機制,為產業發展增添雙保險。
今年冬天,各村農產品陸續迎來豐收,太平新村農產品銷售中心堆滿了甘蔗、柚子、臘肉等農特產品,聞名而來購買特色產品的人絡繹不絕;云臺寺村柑橘基地成了近郊自助采摘的熱門景點,游客們一邊游覽田園風光一邊品嘗著愛媛的甜蜜。據統計,2021年上馬鎮柚子產值將達到800萬元,甘蔗產值達到200萬元,柑橘產值達到50萬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了產業才能帶動群眾致富。”鎮農業農村服務站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技術培訓次數,調動群眾發展產業積極性,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形成規模化種植效應,讓群眾的日子過得更紅火。
“只跑了一趟,就辦好了兩癌救助申請,比過去方便不少!”近日,團山村村民阮文芬得到了“兩癌”救助的1萬塊救助資金,從申請到得到救助,“只跑一趟”,成為了上馬鎮便民服務中心的特色亮點。為深入推進“民心守護”各項措施落實,上馬鎮對鎮、村服務站點提檔升級,力推“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實現就業、社保、醫療等70個大類、118個小項“一件事一次辦”,優化簡化項目程序,極大提升辦事效率。同時,對業務人員開展黨風廉政教育,轉變服務態度,變“被動聽”為“主動問”,讓群眾有更貼心舒適的辦事體驗。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員干部一線擔當履職,今年以來,上馬鎮已入戶開展院壩會27場,收集問題93個,各部門結合工作業務拓展服務,開出“為群眾辦實事”清單15張,解決問題102個。同時,依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固定黨日,以“支部帶動、黨員帶頭”的模式,積極開展送技術上門、送服務下鄉、送關愛到戶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春耕志愿服務20次,專題技術培訓9次,兒童公益培訓5次,將暖心服務送到千家萬戶,實現群眾有所呼,政府有所應。
上馬鎮黨委書記郭輝洋表示,“民心守護”工程涵蓋惠及群眾關心的方方面面,是一項民心所向的工程,上馬鎮將“民心守護”工程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考核重要內容,對工作不力、不作為慢作為、作風不實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全力推動“民心守護”工程有效實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