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3日電 (劉剛 賀勤思 沿宣)12月12日,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中共自貢市委宣傳部、共青團自貢市委、自貢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自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冠名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百城行”大型采訪活動暨“自貢銀行杯”自貢第三屆原創短視頻大賽,走進自貢市沿灘區,探秘沿灘獨特的人文景觀和產業發展。

當天,中省市媒體代表和封面拍客采風團分別走進自貢銀行紫晶支行、王家大院、川南新材料基地、仙市古鎮、百勝村,用鏡頭尋覓“最沿灘”元素,走進百年鹽業遺跡、國家4A級旅游景區,探訪填補國內空白的航空船舶隔熱隔聲材料高新企業。

“嗨!你們好啊,我是龍寶,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你們的嗎……”在自貢銀行紫晶支行,剛一進門,采風團成員就被迎面而來的機器人“龍寶”萌化了,萌萌的聲音,一下子就把大家逗樂了。據了解,紫晶支行設置有智能服務區、現金與非現金區、理財服務區、客戶體驗與信息展示區等各類功能分區,業務品種包括儲蓄業務、個人理財業務、公司業務等,實現綜合性業務“全覆蓋”。

據該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紫晶支行將改變傳統意義上銀行機構嚴謹、刻板的服務形式,堅持以文化定義方向、用文化引領發展,為中高端女性客戶針對性提供生活、服飾、儀容、藝術等方面的培訓、體驗和社交活動服務,幫助客戶獲得最新的投資信息和個性化的理財方案,并探索打造一個溫馨、舒適、休閑的高端女性活動場所。

據介紹,在“王家大院”,大家推開沉重的木門,映入眼簾的是青蔥一片,這座古宅的正院為四重三院落結構,大門有聯:“有分山林都入畫,無邊風月自成家”,橫額為“結廬人境”,頗有陶淵明《飲酒·其五》的意境。隨后,大家來到王家大院城市展廳,對未來王家大院的規劃打造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王家大院文化旅游綜合體項目,將以塑造“自貢第四張城市名片”為目標,以鹽商文化為主脈,以“王家大院”為核心,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成為川南地區文化底蘊深厚的旅游集散地,譜寫自貢文化旅游產品新篇章。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種新材料,已經廣泛運用到了航空航天、高鐵輪船中,我向大家演示一下它的阻燃性能。這種新材料遇火時,只會被燒焦,不會被點燃傳熱,也不會產生有害氣體,非常受市場歡迎。”在自貢市沿灘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川南新材料基地內,自貢中天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拿起一塊貌似“泡沫”的厚板,然后用打火機將它引燃。奇怪的是,這塊“泡沫板”并沒有被點燃,只是燒焦了一小截。原來,這是該公司生產專用于航空船舶的隔熱隔聲材料產品。該負責人表示,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含氟聚酰亞胺單體作為樹脂合成的主要原料,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仙市烘肘、彈棉花、鐵匠鋪……以及古樸的民居和建筑,讓大家久久停留。今天天氣真好,景色太美了!”當天,媒體代表和封面青蕉拍客們在仙市古鎮內一邊拍攝、一邊贊嘆。短短一個小時,大家參觀了仙市古鎮民居和古建筑,這些建筑歷經了千年的歲月滄桑,依然保存完好,大家都被這里典雅獨特的古建筑風貌所吸引,紛紛拿出相機和手機“記錄歷史”。
據悉,昔日,自貢井鹽經仙市入沱江、進長江、溯赤水,上蓉城、入川西、去川北、進川東、出三峽,仙市古鎮成為井鹽出川的第一個重要驛站和水碼頭。如今,這座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內打鐵、彈棉花、紡線、捕魚等各類傳統手工技藝和傳統的節日龍燈、花轎迎親、鐘馗廟會、街頭茶館、川劇玩友、長竿旱煙等民俗民風傳承完整,別具風情。古鎮以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神奇的歷史文化遺存,讓人流連忘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