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6日電 6日,全國兩會第二天,《中國新聞》報以《四川人社精準發力 多措并舉賦能鄉村振興》為題,就四川人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詳細報道,從社保扶持、人才支持、就業幫扶、技能提升等方面工作進行深度解讀,以下為報道全文: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這一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以下簡稱四川省人社廳)全面貫徹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不變,以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為重點,著力加大就業、技能、社保、人才扶持力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彰顯人社擔當。
強化社保扶持 兜牢基本生活底線
“我們要充分發揮人社部門的職能作用,讓社保幫扶政策對保群眾的基本生活起到兜底性作用,實現‘困有所扶、老有所養’。”四川省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1年,四川省人社廳繼續落實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推進失業保險參保擴面政策,鞏固拓展社會保險扶貧成果,多措并舉開展脫貧人口、困難群體社會保險幫扶工作。同時,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擴面工作,確保相關人員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共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219.4萬人,代繳率100%。四川全省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達3181.1萬,其中領取待遇人數為1110.5萬;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128.93萬,累計向24.58萬名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20.7億元。出臺《四川省工傷預防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全面推進工傷預防工作,已有17個市(州)針對重點行業、單位、崗位、人群等實施工傷預防項目,有效防止因工傷致貧返貧。

強化人才支持 增強發展內生能力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
2021年,四川省人社廳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做好各項人才支持工作,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持續加大人才服務力度,開展“四大片區”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培訓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1000余名。組織實施2021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選派1817名高校畢業生從事基層服務。
舉辦專家智力服務基層活動講座705場,開展學術交流和現場指導4670場次,培訓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12000余人次,打造四川省專家服務團寶興智庫、合江智庫等,惠及群眾20萬余人次。
指導各地落實事業單位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高海拔地區折算工齡補貼、鄉鎮工作補貼、到艱苦邊遠地區及縣以下事業單位工作的高校畢業生高定工資等傾斜政策,保障基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水平,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踔厲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在全面建成小康之際,鄉村振興即將邁出新的步伐。“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過程中,人社部門一定要發揮職能優勢,做到重點聚焦、精準施策。”四川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斌表示。
2022年,四川省人社部門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傾斜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大力促進脫貧人口特別是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勞動力穩定就業;繼續按代繳費標準為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同時,四川省人社廳還將會同四川省委組織部開展脫貧縣千名緊缺專業人才頂崗培養計劃,培養一批鄉村急需緊缺的本土人才,為鞏固拓展人社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人社力量。
強化就業幫扶 促進穩定增收
“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就難以徹底擺脫貧困。強化就業幫扶是鞏固脫貧成果的基本措施。”據四川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四川省共有226.03萬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比上年增加5.35萬人;共有16.2萬集中安置點搬遷群眾實現務工就業,動態實現“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目標。

為加強重點幫扶,四川省人社廳組建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就業增收專班,下沉到搬遷任務較重的11個縣協助開展勞務輸出、就近就業、技能培訓等重點工作,推動涼山州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工作落地見效。
“我在成都打工每個月能掙5000多元人民幣,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為我解決就業難題。”昭覺縣支爾莫鄉村民勒爾且什搬進安置點新居后,因為一家人遲遲無法就業,急得團團轉。就業增收專班同志核實情況后,立即聯系到成都一家裝修企業,向他提供了裝修工人的崗位。
為穩定外出務工規模,四川省人社廳積極開展勞務協作、選樹勞務品牌,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據四川省人社廳農民工工作處負責人介紹,2021年共開展各類招聘活動3839場(次),推送崗位213.19萬個,選樹“岳池輸變電工”“金堂焊工”“自貢彩燈工匠”等20個“川字號”勞務品牌,進一步擴大了四川勞務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進而增加了農民工務工收入。
此外,四川省人社廳認真落實返鄉下鄉創業22條措施,為農民工搭建返鄉創業平臺、按照規定落實稅費減免、場地安排、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據統計,2021全年共有1.8萬名脫貧人口成功創業。
強化技能提升 實現技能就業
德陽綿竹市清平鎮居民李英,從當地“小吃制作培訓班”免費學到技術后,在鎮上開了一家小吃店。“如今我能一邊做生意,一邊照顧家庭,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李英樂呵呵地說。
2019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四川省啟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用三年時間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20萬人次以上。自行動開展以來,大量像李英這樣的勞動者通過培訓掌握或提升了職業技能。
“2021年以來,四川共組織227萬人次城鄉勞動者等參加政府補貼性的職業培訓,其中脫貧勞動力9.95萬人次。”四川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負責人表示。四川省人社廳還積極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技工教育,引導該省技工院校開設涉農專業和培訓課程。截至2021年底,四川全省技工院校農村戶籍學生123252人,占在校生總數的79.3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