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8日電 (堯欣雨)對于成都而言,音樂的意義不言而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城市始終有著音樂的滋潤和哺育。早在唐代,成都就已成為多元音樂文化的聚集地。永陵墓室里,石棺上的二十四樂伎講述著前蜀的音樂繁華。祖祖輩輩流傳至今的城市民謠和民歌,無不帶有強烈的音樂性,展現了成都人樂觀向上的精神,展現了成都音樂產業的發展潛力。
音樂產業是成都的一大亮點,成都是全國擁有國家音樂產業基地的五大城市之一,2020年,成都音樂產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如今,成都正加快推進“三城三都”建設,全面打造“國際音樂之都”。2016年,成都市政府出臺《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政策。而這些,也和成都的音樂人緊密相關。
近日,在咪咕文化和創空間,作為咪咕原創“星嶼計劃”的合作者,咪咕音樂新生代實力唱作人吳奇、聲音朋友音樂廠牌主理人趙欣接受采訪,分享了他們的原創音樂故事。
咪咕新銳實力唱作人吳奇:
希望用音樂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

中國的原創音樂起步在上世紀80年代,發展在90年代。在過去的幾年內,借由音樂平臺的扶持,原創音樂已經積聚了相當的能量。而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之下,原創音樂與用戶之間的壁壘也越來越小。吳奇所參與的咪咕原創、白桃文化、墨比眾創聯合打造的星嶼計劃便給了很多原創音樂人展示的舞臺,他的代表作之一《先行離去》就是參與星嶼計劃期間誕生的。
新冠肺炎疫情、冬奧會、大運會、三星堆....。。各種熱點活動及事件,吳奇都從中汲取靈感,并創作出不少歌曲。“我覺得作為音樂人是有一份責任在的,我希望我的音樂是正能量,并且能夠給人以思考和鼓勵的。”
在這位新生代音樂人看來,成都這座城市給他帶來了非常多的靈感。“成都音樂的氛圍我覺得特別好,包容性很強。而且成都也幾乎是所有演唱會不可錯過的一個站點,你每天可以在各個livehouse去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吳奇說道。
然而,相比國際市場,盡管中國原創音樂的潛力巨大,但絕大部分音樂人仍處于早期起步的階段,中國原創音樂的發展也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而對于如何將中國原創音樂帶上國際舞臺,吳奇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我覺得要做到民族的文化自信,新一代的音樂人有這個責任和使命去不斷地探索,把我們自己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讓它越來越好,越走越遠。”吳奇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用音樂講好故事、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化的音樂人。
聲音朋友音樂廠牌主理人趙欣:
原創音樂創作和文化的結合密不可分

在成都,優秀的音樂新人新作不斷涌現,原創繁榮也助推成都“原創音樂生產地”形成新亮點。2021年,趙欣因個人詞曲編作品《你奮斗在天府幾街》出名。他的作品在央視《今日中國·四川篇》播出后,歌曲也在成都本地引起巨大反響。
近一兩年來,趙欣身邊認真做音樂內容的公司和團隊越來越多,他感到現在成都做原創音樂的氛圍變得越來越好。“成都的音樂人才特別豐富,整個城市環境對音樂都非常寬容。”趙欣說道。
在趙欣看來,去年他的作品《你奮斗在天府幾街》的出名和成都文化元素與音樂的結合密不可分。“音樂創作需要共情共鳴,而結合地方文化元素則是最行之有效的一個方法。”趙欣認為,如果想要發展成都音樂產業,就一定要用音樂來貼合成都文化,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之前有一首中國原創歌曲《芒種》,當年在全球的版稅收入非常高,幾乎超過了許多歐美一線明星的版權收入。”因為《芒種》的先例,趙欣認為,中國原創音樂走向國際舞臺并非不可能。但要想真正地走到國門之外,宣發、制作以及民族自信心這三點都很重要。“現在中西文化交匯的程度已經越來越強了,今后如何將從別人身上學到的東西以中國方式應用,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