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8日電 (肖開豐 梁潼)白墻黛瓦、詩意庭院,細如銀絲的中江手工掛面如紗如幔,村民登梯而上、揮桿晾曬,好似正指揮著一曲動人的鄉村振興樂曲。周邊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在暖陽下格外動人,七彩廊橋橫跨田間,引蝶來、隨風舞,這是德陽中江縣覺慧村的大美春光圖。
覺慧村,全村家家戶戶以制賣手工掛面為生,因此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掛面村”。3月8日上午,正值當地第一屆油菜花賞花節開幕,游客如織,壯美花田和潔白掛面交相輝印,引得游客爭相拍照,置身其中,流連忘返。

“早就聽聞中江有個掛面村,一直沒有機會來,今天婦女節,公司帶著我們女職工來賞花,品嘗了中江手工掛面,同時還親自晾曬掛面感受非遺文化,真是不虛此行!”來自綿陽的游客廖女士興奮地說。
當前,覺慧村600畝油菜花如期盛放,氣溫回升也正是掛面晾曬的好時節。當地借助花期,結合掛面非遺文化開展賞花節活動,節會期間,日均接納游客約1.5萬人次。村民通過銷售掛面,收入較平時增加了兩倍以上。“整個節會期間,預計游客量將達到20萬人次,可實現收入300余萬元。”覺慧村村委會副主任李澤說。

李澤介紹,覺慧村依托掛面文化、油菜花田,深耕“三變五社”改革,通過改革,產業振興方興未艾,農旅融合根基穩固,逐步實現了產業發展有市場、生產經營有收益、農民集體有分紅,讓群眾真正嘗到甜頭、得到實惠。
近年來,中江縣以花為媒,做強“花經濟”,各鄉鎮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特色文化,借助花期大力開展賞花節等系列活動,鄉村旅游勢頭正盛,鄉村振興也因此跑出了“加速度”。
“接下來,我們將充分挖掘、發揮各鄉鎮資源稟賦,做強基礎配套,加快業態創新轉化,壯大油菜花、桃花、荷花、芍藥花等‘花經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中江縣鄉村振興局局長陳福葆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