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8日電(陳曉靜)今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在“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的主題下,太平財險積極響應號召,全面升級安責險產品,優化理賠流程,幫助企業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助力企業安全生產。
通過深入剖析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風險特征以及不同安全突發事件存在的風險敞口,太平財險持續升級安責險產品,助力安責險制度落地。據悉,截至目前,太平財險已注冊完成近百款保險產品,保障內容涵蓋從業人員傷亡、第三者傷亡和財產損失、搶險救援費用、調查勘驗和法律費用等,全方位助力企業應對生產安全風險。
與此同時,太平財險為安責險成立專屬服務團隊,建立小額案件專屬快賠通道。針對重特大事故,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單證和流程,取消用藥及醫院服務限制,主動開展預付服務。
堅持“防”“賠”并舉,太平財險還設立事故預防服務專用基金,建立政府、企業、險企、第三方服務機構“四位一體”的事故預防服務體系,通過“保險+服務”為投保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風險管理服務。
在探索搭建安責險新服務模式方面,太平財險秉承“科技+服務”理念,通過深入推進科技應用,協助客戶更有效地對風險隱患進行識別、評價和控制,不斷提升客戶體驗。例如,利用紅外熱像技術,在企業的電氣設備設施出現故障或險兆事件發生前,快速、準確、安全地發現風險,以避免發生事故造成巨大損失;利用無人機技術對工程施工、礦山作業等項目進行風險勘查,顯著提升風險查勘效率,幫助客戶科學認識潛在風險;運用GIS自然災害風險地圖系統,實現風險快速篩選、精確預警以及救援力量的精準投放。
截至今年5月末,太平財險已累計為9200多家企業提供安責險保險保障超890億元,為約200家企業提供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近300次,受理報損案件2000多筆。
太平財險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動安責險制度建設,有效防范和減少企業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協助企業事故后快速恢復生產,在服務國家戰略和參與社會治理上貢獻太平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