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日電 (陳杰)瀘州市瀘縣女法官謝蓉,2009年通過公招進入瀘縣法院工作,20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十余年經風歷雨的磨礪,她心無旁騖,刻苦學習、認真實踐,以一天進步一點點的努力,迅速成為民商事審判戰(zhàn)線上的骨干力量,案件質效穩(wěn)居全院前列,被瀘州市中院授予“個人三等功”,獲得“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四川省政法系統(tǒng)先進個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等榮譽。
成長:愿做一束光,照亮人生航向

看似身材瘦弱的謝蓉,卻在工作中迸發(fā)出強大的能量:討論案情,條分縷析;調解矛盾,情理兼融;辦得案來,風風火火。看似順理成章的一切,源于她日積月累的學習和成長。
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她便來到地處鄉(xiāng)鎮(zhèn)的牛灘人民法庭。帶著對法律的喜愛和向往,她安心在法庭扎根,向法官學,向實踐學,向群眾學,抓住各種機會提高自己的辦案能力。伴著清晨的瀨溪河和暮歸的老牛,勸著那爭論不休的村民,處理著各種細小瑣碎的鄉(xiāng)間糾紛,她從書記員成長為法庭的庭長,把最美的十二年時光獻給了基層法庭,在“人民滿意”之路上盡情揮灑著青春與熱情。
她曾在一次交流會上這樣講道:“作為一名法官,就要有堅守法律的初心、敢于挑戰(zhàn)的信心、大愛無疆的仁心。一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能以飽滿的熱情和進取的精神投入工作,即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發(fā)出耀眼的光。”這分堅守初心的光,一直照亮她的勇敢前行,執(zhí)著無悔。
奉獻:愿做一束光,照亮群眾心靈

笑容開朗,辦事利落、熱情親和,這是群眾對“謝法官”共同的評價。在法庭的日子里,她將辦公桌移到了訴訟服務臺,第一時間接觸當事人、了解案情、開展釋法說理。再急燥、激動的當事人,來到法庭和她交流后,都會很快冷靜下來。這都源于她心中裝著群眾,與群眾的親密無間。她說:“當事人找到法院,必定是有難處的,我有這份責任,盡力幫助他們化解矛盾糾紛、維護法律公平正義。”
在她曾辦理的一件交通事故案件中,被告張某某駕駛電動三輪車,與原告康某某駕駛的輕便摩托車相撞,造成康某某受傷,經交警隊責任認定,張某某對本次事故負全責。康某某訴至法院,請求張某某賠償損失2.6萬余元。受理案件后,謝蓉了解到被告已年滿七十,子女均在外打工,不會使用微信,行動也不便;而原告是貧困戶,受傷后經醫(yī)治至今未完全康復,讓本就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幫助當事人節(jié)約訴訟成本,她決定“上門服務”,到當事人所在地的村委會向其送達訴狀等法律文書。通過交流,她發(fā)現(xiàn)雙方均有調解意愿,于是聯(lián)合該村人民調解員進行聯(lián)合調解,就本案具體賠償項目和相關法律向雙方進行說理、分析,引導當事人換位思考、互諒互讓。經過法官、人民調解員的耐心勸說,從早上9點至下午2點,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xié)議,由張某某賠償康某某因交通事故產生的各項損失1.9萬元。張某某非常感謝法官,并希望在法官見證下一次性了結糾紛,便想方設法湊足款項,當場交付給康某某。康某某也不停說著感謝,沒想到起訴僅幾天,法官就上門為他們辦好了案子,化解了糾紛。群眾對公平正義的信任,便是從這樣看似平凡的案件中,從法官心懷群眾的幫助中,一點一滴積累和傳遞。
在謝蓉的法官生涯中,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我見過贍養(yǎng)糾紛中老淚縱橫的父母,離婚案件中悲傷的女當事人,撫養(yǎng)糾紛中可憐的孩童……審理的案子越多,就感覺責任越重。”她堅持讓每一個案件的辦理既嚴格依法又充滿溫情,為每一起案件燃起點點光亮,照亮當事人的心靈,讓他們在司法溫暖下重歸幸福。
擔當:愿做一束光,照亮基層之路

鮮紅黨旗,指引堅定的奮進方向;閃亮黨徽,映照不變的初心使命。謝蓉時刻牢記著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擔當一名法治先鋒,為黨旗增光添彩。作為庭長,她不僅用自己的執(zhí)著與敬業(yè)全力以赴戰(zhàn)斗在基層審判一線,還努力打造一支凝聚匠心的司法隊伍。在她的幫助和影響下,全庭干警團結一致、接力奮進、一路成長。自2021年8月?lián)蚊褚煌ネラL以來,她帶領干警創(chuàng)新推出“龍城社區(qū)法庭”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有效助力基層治理。她說:“我相信每個人都是一束光,你一點我一點,點點星光,終能匯成璀璨星河,讓正義之光照亮每個角落。”
2021年10月,瀘州首家“龍城社區(qū)法庭”在瀘縣玉蟾街道朝陽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正式揭牌。謝蓉馬不停蹄投入“社區(qū)法庭”普法宣講,指導“社區(qū)法官”前端化解糾紛、具體業(yè)務指導,將司法服務延伸到社區(qū)末梢,推進了基層矛盾糾紛的就地高效化解。在她的推動下,“龍城社區(qū)法庭”已成功化解涉及物業(yè)糾紛、損害賠償糾紛、小區(qū)內停車收費糾紛等矛盾糾紛240余件。勇當法治的探索者、創(chuàng)新者、實踐者,她以先鋒光芒照亮了基層治理之路。
“善人者,人亦善之,我愿望做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同時溫暖他人。也許這束光很微弱,但它很堅定。”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