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8日電 (唐倩)為更好發揮天府旅游名縣在加快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讓四川文旅名揚天下、享譽全球。7月4日-8月4日,2022年“天府旅游名縣巡禮”集中采訪宣傳活動在四川舉行。其中,瀘州市委常委、江陽區委書記郭宏川介紹了江陽對于天府旅游名縣相關工作的成效和規劃。

問:成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縣一年來,江陽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江陽是瀘州的中心城區,轄區文旅資源十分富集、生活氣息十分濃郁、生態環境十分優美。一年以來,我們珍惜榮譽、奮發有為,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這塊金字招牌,以旅游發展促進營城創新,快速聚集人氣、匯聚商氣,煥發中心城區新活力。
在經濟效益上有新提升。2021年,江陽區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6.19億元,同比增長22.06%,接待游客1112.36萬人次,同比增長30.87%。今年上半年,全區旅游經濟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接待游客659.43萬人次,同比增長12.59%,旅游綜合收入67.08億元,同比增長14.73%。
在旅游服務上有新優化。我們一手抓旅游基礎設施硬件提質,投入專項資金13億元,深入實施旅游基礎設施十大提升工程,打造重大旅游基礎設施項目6個。一手抓旅游公共信息服務軟件提質,大力發展智慧旅游,推進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努力實現“一部手機游江陽”,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順暢的出行體驗。
在品牌打造上有新成效。充分利用瀘州老窖等35處文保單位、分水嶺油紙傘等37項非遺資源優勢,提檔升級現有7個A級景區,成功舉辦第七屆張壩桂圓文化旅游節,正在積極協辦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獨具江陽魅力的旅游品牌不斷打響。
在發展后勁上有新動能。健康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等新興產業不斷興起,投入專項資金41億元,實施中國酒城·長江生態旅游帶(江陽段)、江陽文體中心等重大文旅項目11個,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為全區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張壩桂圓林景區成功創建為四川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分水嶺鎮董允壩村成功創建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問:下一步,江陽區如何把天府旅游名縣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答:我們將積極搶抓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等機遇,圍繞建設“全國百強、幸福江陽”目標,聚焦產業高地建設,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深耕“旅游+”產業鏈,深度推進農商文旅體教跨界融合發展,奮力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做優“一個”旅游環境。進一步深化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健全旅游市場紅黑名單和誠信體系,豐富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功能,暢通“快進暢游”內外交通網絡,著力構建更加完善的全域旅游發展公共服務體系,讓游客在江陽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順心、游得舒心、購得稱心、娛得開心。
做強“兩大”旅游品牌。持續提升“酒”“傘”兩個國字號核心品牌吸引力,打造更具辨識度、更有傳播力的“酒城之心”文旅品牌。支持瀘州老窖景區創建5A級景區,充分發揮瀘州老窖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引領作用,串聯現代農業園區、白酒產業園區、1573國寶窖池等景點,精心打造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白酒文化體驗之旅,不斷擴大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國際詩酒大會等酒文化主題活動影響力。創新分水嶺油紙傘國家級非遺傳承方式,加快推進董允壩傘文化產業園項目建設,推動油紙傘出川入海、走向世界,塑造江陽文旅新名片。
做實“三種”旅游業態。一是圍繞“綠色文旅”延鏈。搶抓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推進何家壩長江奇石第一村、“錦繡沱江”生態旅游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推動長江瀘州段特色文化“活”起來、“火”起來。深入挖掘農耕文化、本土文化,逐步打造丹林“百年梨雪民宿莊園”、通灘“鳳龍溪谷農旅公園”等融合發展園區,建設市民高品質生活“后花園”。充分利用張壩桂圓林、董允壩蔬式主題公園、方山等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觀光游、康養游、近郊游等業態。二是圍繞“紅色文旅”補鏈。全面融入川渝滇黔文旅發展聯盟,推出“遵義—古藺—江陽”紅色體驗游,實現資源共享、品牌共建、客源互推、線路互聯。依托龍透關瀘順起義舊址、況場朱德舊居陳列館等9個愛國主義教育場地,建設研學旅行示范基地,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提供重要載體。三是圍繞“夜色文旅”強鏈。以水井溝、城西、城南3大“百億級”商圈為支撐,積極推進“老瀘州”歷史文化街區、酒城樂園消費新場景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批晝夜結合的特色消費場景,大力發展“過夜經濟”“露營經濟”。
當前,我們正在積極對接洽談智綱智庫、賽迪研究院、上海創盟、成都凡樸、域上和美、省港航投等戰略咨詢機構和文旅項目運營投資商,持續推動運營一批旅游業發展的好項目,將持續為江陽旅游發展植入新場景、引入新業態、注入新動能。
問:旅游產業是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江陽區是怎樣為涉旅類企業紓困的呢?
答:今年4月,我們提前研判疫情影響下的旅游產業發展,制定江陽區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一系列舉措,從5月起,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千人訪萬企·暖心解難題”大走訪活動,通過暖心送政策、真心問需求、用心解難題,推動中央省市各項紓困政策落地落實,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截至7月5日,走訪重點涉旅企業276家,累計收集企業問題35個,已解決33個。比如,瀘州鄧氏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土特產等農旅產品銷售難問題,我區相關單位通力協作,促成該企業分別與中國郵政、中石油等瀘州分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推動黃粑、桂圓干、荔枝干等江陽農旅產品進入郵政系統的“郵樂網”電商平臺和中石油各加油站點進行銷售,預計年銷售額將增加600萬元以上。此外,區財政每年安排文旅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真金白銀”助力文旅產業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