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日電 (賈敏)“支付電線費用120元,支付一事一議道路建設項目人工工資720元……”近日,德陽市羅江區新盛鎮老君村村民唐勝瓊在一塊牌子前認真看著村組集體賬,“自從有了這塊牌子,村組收了哪些錢、用了哪些錢,一目了然,賬算清楚了,我們老百姓心里就清楚了。”

唐勝瓊說的這塊牌子,是羅江區新盛鎮為了深化“四清四明”工作法,對村、組集體公示欄進行標準化改造,統一制作的新盛鎮村組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公開欄,安裝于方便群眾查看的交通要道或聚居院落。內容上,鎮“三資”管理辦也對村組列出了清單,要求村組按照要求逐項梳理,全面公示。2022年第四季度,新盛鎮共公示“三資”信息400余條。
在新盛鎮,與“三資”監督管理公開欄標準化同步推進的“互聯網+村務公開”的村級民主監督模式,進一步實現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透明化、信息化,讓村民掌握“家情”,摸清“家底”,將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真正落到實處。
“‘三資’是‘明白賬’還是‘糊涂賬’,直接影響群眾對我們基層工作的評價。下一步,鎮紀委將不定期抽查公示情況,充分發揮清廉觀察員、黨風政風監督員等群眾監督力量,主動延伸監督觸角,進一步織密監督網絡,督促村組公示到位,讓每一筆賬都明明白白,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新盛鎮紀委書記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