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6日電 (岳依桐 湯雁)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一場城市資源推介會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斬獲金額高達50億元的意向投資。這個四川省最“年輕”的縣級市備受資本青睞。
雖然2021年才撤縣設市,但地處川滇交界的會理已有2134年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閃耀在四川最南端的一顆明珠。
這座幅員面積4527平方公里的城市,不僅生長著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的會理石榴,還有著四川銅礦儲量最多、西南地區最大的銅業冶金生產基地,擁有“中國石榴之鄉”“攀西聚寶盆”等美譽。
近年來,隨著撤縣設市、高速公路通車等重大戰略機遇交織疊加,會理正充分發揮農業、礦業、文旅產業上的資源稟賦優勢,以一往無前的“火紅”態勢,走向世界、奔向未來。
“中國石榴之鄉”的發展底氣

會理是中國八大石榴產區之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會理石榴果大皮薄、粒大籽軟、味甜汁多的內在品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地大力推進石榴種植,如今已建成40萬畝優質石榴產業帶,全市46萬民眾有近10萬人從事石榴種植相關工作。
2022年,會理石榴產量達74.87萬噸,實現果農銷售收入41.54億元,拉動二、三產業產值20億元以上。“火紅”果實造就的甜蜜事業,為當地鄉村振興賦予堅定底氣。正如會理市委書記陳方勇所言,因種植石榴,會理實現了"荒山變青山、青山變金山"的喜人變化。石榴也被當地人親切稱為“致富果”。
正值田管期,會理市彰冠鎮大發村村民正忙著給果樹整形、松土、澆水。該村種植石榴48686畝,2022年產量高達1.3億斤,總銷售額近4億元。村民周定軍一家去年石榴銷售收入100萬元,更有村民年銷售收入近200萬元。
對當地種植戶而言,幾乎不存在銷路問題。會理石榴一般于8月初開園采摘。每到收獲季,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蜂擁而至,搶著收購石榴,再將其售賣至世界各地。
隨著會理石榴產業持續發展,其產業鏈也不斷延長,涌現出的精深加工企業,為石榴賦予了不同的商業價值。其獨特的抗氧化精華經過提煉,還廣泛應用于化妝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為進一步奠定石榴產業現代化發展基礎,會理全力鞏固提升省級園區建設和管理水平,重點培育發展石榴全產業鏈,通過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推動石榴產業高質量、高融合發展,有力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2023年,會理擬引資120億元,建設現代農業與全域旅游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有市場美譽度、專業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國際石榴城”,進一步接軌全球,助中國農產品更好“走出去”。
千年古城的“文旅+”探索

會理是涼山州第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是茶馬古道及古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會理探索“文旅+”發展的信心所在:古城文化、紅色文化、石榴文化、川滇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構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也為會理進行文旅產業多元化探索提供了豐富資源。
近年來,會理著力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塊“金字招牌”,保護傳承歷史文脈,弘揚傳承紅軍長征精神。皎平渡紅色美麗村莊、“會理會議”紀念地、綠陶文化產業園……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景區、景點正提檔升級,會理文旅產業全面煥發出新的活力。2022年,會理接待游客280.5萬人次、同比增長5.78%,實現旅游收入18.17億元、同比增長5.6%。
會理古城是游客必去的“打卡點”。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以鐘鼓樓為界,形成穿城三里三、圍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軸線為主的四街三關二十三巷的棋盤式格局。“小店里坐著悠然的老人,新業態商業店鋪熱鬧經營,歷史的變遷仿佛都融合在這里。”一位博主在旅行日記中如此寫道,“會理是一個值得N刷的地方,越品越有韻味。”
在紅色文化資源梳理、開發方面,會理也取得了不錯成績:紅軍巧渡金沙江會理皎平渡遺址和“會理會議”紀念地成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景點之一,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名錄;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皎平渡段建設也正有序推進。
實際上,會理早已定下文旅產業發展的目標:到2025年,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實現雙升雙增,年游客接待量達到千萬人次以上,年旅游總收入實現百億元以上。
文化資源深度挖掘、文旅業態日益豐富……在探索“文旅+”的道路上,千年古城會理行穩致遠。
未來“銅都”的機遇進發

會理“攀西聚寶盆”之美譽絕非浪得虛名。該市銅礦儲量居四川省首位,境內已探明的金屬礦、非金屬礦達60多種300多處,黑色金屬儲量3.49億噸,有色金屬儲量7228萬噸,煤炭儲量5518萬噸,蛇紋石、石英石等礦種儲量約占四川省的70%,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銅業冶金生產基地。
距離會理市區80公里左右的涼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落凼露天礦山,海拔約2030米,是四川最大的露天銅礦礦山。遠遠看去,一層層折返式的道路從山頂延伸至底部,工程車輛不停往返,忙碌作業。
開采出的礦石被源源不斷地運往選礦廠,處理好的原礦再被送往冶煉廠,澆鑄成陽極銅板……據涼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冶煉廠副廠長張杰介紹,該廠日均產350噸陽極銅,消耗原料2000噸,定能完成全年計劃產量11.8萬噸。
據介紹,涼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已形成采選冶一條龍產業鏈,主要產品有銅、鉬、陽極銅、工業硫酸等,具備礦山采礦165萬噸/年、選礦6500噸/日、陽極銅12萬噸/年、工業硫酸32萬噸/年的生產規模。
從涼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情況,不難看出,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為會理銅產業發展創造了絕佳的先天條件。會理也正搶抓機遇,奮力沖鋒。
下一步,會理將加強銅都產業園建設,圍繞銅精深加工發力,搭建銅精深加工企業承載新平臺,布局發展陰極銅加工,促進產業鏈向終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對于會理礦業的未來發展,陳方勇信心十足。他表示,會理將通過技術研發、產品升級、規模擴張、產業配套,加快形成具有全國先進水平、鮮明區域特色的系列銅產品產業鏈,打造中國·四川“銅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