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龍馬潭:旱育稀播大秧苗 抗旱保苗助春耕
2023年03月06日 13:4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6日電 (鄒文皓)“旱育秧要稍微比水田育秧播撒稀疏一些,這樣才能保證它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根系才長的好,易于栽種。”日前,瀘州市龍馬潭區雙加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盧廣來到顏坪村,指導村民旱育稀播大秧苗技術,保障水稻按期播種。

  “苗床要選好、底水要潑透,撒種不密集、覆土需過篩,專用除草劑、保溫拱地膜……”在顏坪村的一塊旱地中,盧廣一邊同村民們播種,一邊介紹旱育稀播大秧苗的播種要點。在盧廣的示范下,村民們很快便掌握技巧,將自家的田地撒上谷種。播種后,他們用過篩細土覆蓋好種子,并噴上除草劑,最后再鋪上拱地膜,以防止氣溫變化死芽、燒苗。

  “對于今年這種干旱的天氣,旱地育秧是相當實用的,今天鎮上也派了農技員來給我們指導培訓旱地育秧技術,非常有用。”雙加鎮顏坪村村民黃賢華說。

  “和傳統的水田育秧相比,旱育稀播大秧苗技術有幾個好處:它的用水量比較少,在這種環境下,它育出來的苗根系更加發達,生命力更加旺盛,在移栽的過程中,它的成活率就更高。像今年春播時節相對來說比較干旱的情況下,就比較適合用這種技術。”盧廣介紹說。

  據了解,“旱育稀播大秧苗”技術上更加講究,育出來的秧苗優勢也會更加明顯。秧齡期彈性長,利于干旱田塊等水栽秧。由于秧苗根系發達,移栽到田里后,幾乎沒有緩苗期,能夠實現立馬生長,不換葉;同時,與其他育秧方式相比,旱育秧每畝可增產50-100公斤。

  據介紹,龍馬潭區2023年水稻總育秧面積有6000畝,采用旱育秧技術的有1200畝,其中90%均采用了“旱育稀播大秧苗”技術。

  “推廣旱育稀播大秧苗技術,是龍馬潭區在當前干旱形勢下,防旱減災的重要舉措。”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農技站工作人員張莎介紹,接下來,龍馬潭區農業農村有關部門將持續關注氣象氣候條件,適時調整防旱措施,確保水稻按期播種,應插盡插,保障全年糧食穩產增收。(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婷婷影音先锋色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属日中文字幕亚洲精彩视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