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7日電 16日,一場主題為“人間有味是清歡 電信5G云賞味”的特別直播活動在四川廣播電視臺舉行。
“講究麻辣鮮香,要提前炒制香酥臊子,再多次勾芡,加入川菜之魂郫縣豆瓣……”四川省美食家協會會長麥建玲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川菜代表麻婆豆腐,介紹了衡量麻婆豆腐的美味標準。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蘇軾用最少的價錢做最美味的食物,詮釋了川菜的精髓,將東坡肘子帶進尋常百姓家。”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以一首《豬肉頌》講述了蘇軾如何將豬肉帶入千家萬戶,成為川菜主線。

川菜多變美味,千百年來形成的美食文化吸引著全國、全世界的美食愛好者,發揮著“頂流網紅”的魅力。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人們生活方式產生巨大變化,川菜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中國烹飪大師、四川旅游學院教授包奕燕表示,火鍋底料是川菜中特別重要的元素,傳統制作方式需要專職的炒料師傅,制作周期長、要求高,炒制時間長,不太容易量產。
四川旅游學院烹飪學院副院長辛松林表示,預制菜打破了川菜時空界限,為各地食客帶去了美食體驗,還實現了銷售額的新突破。這一現象表明,預制菜的發展市場跟隨數字經濟一起到來。
從“天府東坡數字川菜園”(眉州東坡·世界川菜園)到“川娃子川菜產業園”,中國電信的5G三千兆、魔鏡慧眼、物聯網、視聯網等技術已經成熟應用于量產川菜。通過全自動AGV小車、自動監控告警裝置以及天翼視聯網、AI算法等應用設備和場景,以數字化手段實現川菜智慧化,節約人力資源、提高產業能效,形成自動生產、運送、包裝的智慧化生產物流系統。

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商業客戶中心副總經理陳萬忠表示,中國電信的5G三千兆新技術助力川菜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智能化設備的成功應用,更是助力四川數字經濟發展的具體體現。數字化投入、智能制造使原材料到成品實現透明溯源、過程監管公開透明,運送到世界各地的“川味”得到更透明化、放心化的保障,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川味品牌打造,打開銷售新路徑,積極推動傳統烹飪工藝持續升級、變革。
四川省預制菜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剛強調,中國電信5G新技術對川菜的應用,讓預制川菜大顯身手,拓展了川菜的市場,必將激發更多消費者熱愛川菜、喜愛川菜。
四川省經信廳農業加工處處長宋加斌表示,隨著消費主體逐漸年輕化,新科技的發展將促進預制川菜有更廣闊發展空間。身處天府之國,川菜自帶原材料、食品加工技術、高新技術三大優勢,川菜文化歷來被消費者喜愛、接受,理應隨著數字經濟時代迭代升級為川菜產業化,智能化量產,降低人工勞動強度,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電信數字化技術的助力下,預制川菜將用技術“鎖住”風味,擺上世界各地的餐桌,實現“‘人間有味是清歡’,電信5G送新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