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8日電 (劉剛 唐人杰)近年來,雅安市漢源縣片馬彝族鄉片馬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冷水魚養殖。目前,片馬村呈現出“魚鮮民富”的景象,走出了一條民族地區特色水產品養殖產業的新路子。

據介紹,在片馬村特種名優水產基地,一個個魚池整齊有序地排列,清澈的西街河水在水壓閥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地引入魚池中。該基地占地30畝,主要飼養雅魚、羅非魚和鱸魚。由于水質好、水溫適宜,加上日趨豐富的養殖經驗,年產鱸魚達20萬斤,羅非魚達1.5萬斤,雅魚魚苗達40萬尾,主要銷往成都、昆明、攀枝花以及周邊城市,年產值可達220萬元。
據片馬彝族鄉片馬村特種名優水產基地負責人李肅東介紹,基地位于西街河畔,這里水質好,可以減少疾病鱸魚和雅魚的發生,在運輸過程中也能有效減少魚的死亡。下一步,水產基地計劃擴大規模,在三年內占地將達到百余畝,年產80—90萬斤鱸魚和100萬尾魚苗生產,羅非魚將達到10萬余斤的銷量。
據悉,近年來,漢源縣依托民族地區得天獨厚的山水優勢,不斷做強生態產業、做足生態文章、做活生態經濟,積極推進漁業發展,凝聚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向心力”,畫好了共同繁榮發展的“同心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