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8日電 (祝歡)熱血沸騰的匠心分享,精湛絕倫的技藝展示,妙趣橫生的主題講座……7日晚,首場成“工”講堂在成都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夢想劇場面向廣大職工群眾準時開啟。這場別開生面的公益講座采用線下現場宣講和線上直播的方式同步進行,近300人現場聆聽了講座。
成“工”講堂堂堂有“料”成都職工賦能活動是成都市總工會以服務廣大職工群眾為主旨打造的一個職工文化主題活動。活動由成都市總工會主辦,成都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承辦。

羅九龍是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九工廠的一名年輕技術員。活動現場,他分享了自己從懵懂學生到成熟航修保障人員,再到全國技術能手、成都工匠的心路歷程。他倡導廣大青年朋友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為了讓大家對工匠精神有更直觀地了解,活動還邀請了微雕技藝代表性非遺傳承人李懋進行現場炫技——在發絲上刻字。看著大屏上將發絲放大180倍后才終于清晰的“成‘工’講堂”四個小字,在座觀眾無不嘆為觀止。李懋說,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就了這門手藝,希望自己的經歷能感染帶動更多手藝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作為首場講座主講人,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城市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天府文化學院院長譚平應邀走進成“工”講堂,為職工朋友和市民群眾們帶來了精彩講座《在這片多情的土地》。

現場觀眾高興地表示:“這次活動真是太有意義了!內容滿滿,形式創新,我既現場領略到了微雕非遺傳承人的精湛技藝,也被羅九龍的工匠事跡所觸動。譚院長講述的那些生動的小故事,也啟發了我在家庭教育中應該重視傳統文化和家國情懷的培養,希望以后能經常開展這種新穎豐富的文化活動。”
據悉,成“工”講堂將持續舉辦多場活動,凸顯成“‘工’講堂堂堂有‘料’”,從職工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邀請勞模工匠、知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以創新性講座等多種形式,走進企業、園區、車間等基層一線,走進文化宮、職工書屋、職工驛站等工會自有陣地,向廣大職工傳授知識技能,不斷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讓大家在學習中開闊視野、提升技能,進一步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激勵引導廣大職工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實干擔當的奮斗姿態,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
為更好地契合廣大職工群眾的“興趣點”和實際學習需求,當好職工的“娘家人”“貼心人”,成都市總工會為此項活動特別上線了成“工”講堂堂堂有“料”——成都職工賦能活動選題征集投票小程序。職工群眾可以通過成都市總工會官方微信公眾號“貝森路2號”進入小程序頁面,為自己喜歡的主講嘉賓及分享主題投票。同時,還可以通過小程序預約報名想要參加的場次。后續,小程序還將上傳各場講座精品課件,以便職工群眾線上學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