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9日電(王爵 朱胤委)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南部縣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主動對接南充市委“制造強市”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工業強縣、產業興縣”戰略,錨定工業“331”發展目標,在落地落細中實事求是,在創新發展中與時俱進,在把握機遇中乘風而起,以制造業大突破帶動經濟大發展,挺起富民強縣脊梁。
定力:一以貫之強制造
近日,在四川南部縣聚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轟鳴的機器聲不絕于耳,“電光石火”的生產場景映入眼簾。據了解,南部縣聚力機械企業于2006年入駐南部經開區河西園區,主要生產汽車飛輪、皮帶輪、排氣歧管、支架、軸承和風電耐低溫沖擊配件等材料。2022年9月,該企業整體搬遷至經開區東西部協作產業園,投資1300萬元購置大型設備,進行技改升級,利用覆膜砂鑄造工藝,將原鑄造生產線轉型為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不斷搭建完善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全產業鏈,最大限度地實現低碳減排。

“已全面完成前三季度生產任務,現在仍是滿負荷生產,沖刺第四季度,爭取早日完成全年目標。”四川南部縣聚力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祥軍說,通過技改升級和節能轉型,公司逐漸掌握了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固體廢棄物變成原材料,機械作業替代了人工作業,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訂單量也增長近一倍,預計2023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作為一家深耕南部的老牌企業,聚力機械企業從最初的傳統制造,到現在擁有精湛的制造工藝,走出了科學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南部一以貫之強制造、堅定信心抓發展的定力從中可見一斑。
據悉,制造業是南部傳統優勢產業,已有60余年發展歷程,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十三五”期間,南部工業增加值占該縣GDP比重32.6%,拉動GDP增長3.2個百分點,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制造強則產業強,產業興則縣域興。2021年10月,南部縣第十四次黨代會鮮明提出“工業強縣、產業興縣”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工業“331”工程,盯著制造業轉、扭住制造業干,全力以赴建設萬畝園區、千億工業,為南部工業謀定新路徑,畫定新藍圖。截至目前,南部有規上機械制造企業52戶,2022年實現制造業總產值476億元、在工業總產值中占比達86%。
“以制造業崛起帶動產業的全面發展、奠定強縣的堅實基礎。”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南部深入推進“工業強縣、產業興縣”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工業“331”工程,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把制造業打造成為南部的當家產業、立縣之本。
該縣通過增強園區承載能力,提升產出效益,完善產業鏈條,推動園區能級提升、功能完善;培育一批龍頭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轉企升規企業,壯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圍繞主體抓創新,圍繞產業聚人才,圍繞市場提品質,激發創新活力;強化項目謀劃儲備,加快項目開工建設,推動項目達產達效,推動項目建設“量質齊升”。南部鑄造產業獲批四川省2023年第一批特色產業中小企業集群。
執著:不勝不休抓招引
走進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鋁材料產業園內,四川成鋁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白色廠房十分惹眼,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切割鋁材、打捆包裝、裝車轉運……忙碌而有序。
“項目從招引落地到建設投產只用了6個月,建設速度快、智能程度高、發展勢頭好。”成鋁新材料副總經理湯勇說,2022年8月,該公司與南部簽約,正式從成都金堂遷移至南部縣經開區,2023年3月一期建成投產。目前,項目一期建成廠房2.5萬平方米,建成擠壓生產線7條、立式噴涂線1條,已形成年產5萬噸鋁型材的生產能力,建成投產以來,實現產值2.21億元、利稅3300萬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產值5億元、利稅7500萬元。
圍繞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鋁材料3條產業鏈圖譜和招商目錄,結合主導產業上下游配套情況,找準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細分領域,精準制定重點招商目標企業清單,集中力量攻堅,逐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成鋁新材料企業的入駐,就是很好的例子。
“鋁材料產業從無到有,鏈條企業由少到多、集群成勢,南部產業圖譜更加完善,彰顯了南部深化開放的顯著成效。”四川南部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部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縣域集成改革試點縣,既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實力,又有承接產業轉移的經驗。近年來,南部縣瞄準汽摩、高端裝備制造及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三新產業”精準發力,開展重點項目大招商,強鏈補鏈招商,南部經開區已成為承接成渝地區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集聚的主要陣地之一。
“深入推進招商引資提振工程,努力實現2025年入園企業超300戶的目標。”南部縣經濟合作和外事局相關負責人說,招商引資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加快現代化南部建設的關鍵一招,南部將堅持招大引強、招強引優,以不勝不休的執著深化開放。
該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持續開展2023招商引資“四季攻勢”,聚焦主導產業、關鍵環節、外商投資,借助工信部定點幫扶、東西部協作、行業協會渠道,實行鏈長招商、全員招商、駐點招商、以商招商、歸雁招商,全力以赴招大引強、招強引優,確保全年新簽約50億元以上的龍頭鏈主企業1-2個、三大主導產業關聯企業20個以上,省外引進產業項目新增實際投資100億元以上。1至10月,南部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3個,協議總投資150億元。
營商環境優,則市場活力強;營商環境好,則發展動力足。今年以來,該縣以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為統攬,細化舉措、具化行動,全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質效,整治突出問題,堅決向“吃拿卡要”亮劍、向“推拖躲繞”亮劍、向“生冷硬傲”亮劍,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推進誠信建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優化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打造干事創業的社會環境,讓南部成為企業投資創業的熱土、安居樂業的寶地。
截至目前,南部經開區累計入駐企業175戶,其中規上企業112戶,建成機械制造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新型鋁材產業園三大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以三鑫南蕾、浙南金屬為代表的機械制造產業集群,以英聯達電子、容熠電子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天南金屬、成鋁新材料為代表的新型鋁材產業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