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0日電 (韓愉康)近年來,德陽市旌陽區雙東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泥巴路變“產業路”
在雙東鎮八佛村4組5組之間,新修建的1.4公里硬化道路尤為顯眼,不少農用車輛來來往往,交通十分便利。但在以前,這條當地村民出行的主要道路,卻泥濘破爛、坑洼不平,雨天積水難行、晴天塵土飛揚,不僅影響周邊村民日常出行,農產品運輸也十分不便,成為了當地村民們的“心病”。
“原來的小路又窄又不平,一下雨就變成泥水坑,我們去地里干活,路不好走,車也出不去。”八佛村村民張應瓊回憶道。
為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雙東鎮深入八佛村調查走訪,傾聽村民訴求,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努力補齊農村道路短板,不斷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如今,這條道路的建成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出行煩惱,還貫穿了周邊近200余畝油菜制種基地,打通了產業發展之路。

“群眾期盼的就是我們該做的,這條道路不僅為當地400多名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方便了當地農產品‘出村’,成為了促進村民增收的‘產業路’。”八佛村黨委書記張加天說。
“活”水來土地“轉”
“我們剛過來的時候,由于缺水,種植的農作物長勢不好,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據四川旌牧源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文介紹,2020年4月,該公司在雙東鎮清泉村2組流轉了180余畝土地,用于種植玉米、小麥、大豆等農作物,因為缺水,導致公司虧損嚴重。
2022年11月,雙東鎮政府在了解該公司的實際情況后,向上級農業部門申報提灌設施修建。經過測量、評估、選址、修建,該提灌站于2023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提灌站投入使用后,清泉村2組再也不用“靠天灌溉”,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增加了業主收入,還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務工。“提灌站建成后,土地收成好了很多,農忙時,我們還能到種植基地務工,每天也有近100元的收入。”清泉村2組村民張開銀開心地說道。
據了解,雙東鎮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圍繞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加強基層治理、完善便民服務等方面,廣泛收集群眾訴求,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步,雙東鎮將繼續保持真抓實干的責任擔當,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探索‘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新方法、新途徑,積極回應廣大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讓服務人民更有力度、更有溫度。”雙東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尹睿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