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4日電 (黃璋)“風雨廊粉刷一新,修了全新的兒童游樂區,鋪設了嶄新的道路。”“10多年的雜草地變成了嶄新的荷花塘,老年人休閑多了新去處。”……在成都啟明花園小區,連日來,有市民在社區留言板上留言,列舉“老舊商業小區經過改造煥然一新”的舉措,點贊近年來的系列民生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走進鐵門社區啟明花園小區,煥然一新的大門、整齊的停車位、清澈見底的溝渠,亭亭玉立的荷花,碧色的荷葉鋪滿了池塘,讓人賞心悅目。誰能想到,這個有著近20年歷史的小區,在居民眼中“管道亂、線路亂、場地亂、停車亂”,大家都不愿管的小區,在今年完成改造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這里住了10多年,想不到在退休后小區環境變美了,住在這里心情也舒暢多了。”正在院子里散步的劉阿姨滿臉欣喜。
啟明花園小區是2003年建成入住的老舊商品小區,住宅類型分為小高層和別墅兩類,共有30棟772戶約1517人。由于小區缺乏帶頭人和溝通平臺、監督機制缺位,導致環境臟亂、停車雜亂、秩序混亂,人心離散、矛盾突出、投訴激增。
“我們啟明花園的‘人才資產’有法院退休的法官、退伍轉業的軍人、醫院工作的醫生、學校任教的教師、企業任職的專業技術人員。”據介紹,通過組織小區中活躍的數支達人團和一支志愿者隊伍,帶動居民參與小區改造。以能人效應為支點,充分激發小區治理內力,通過“能人帶動”釋放“能人效應”;影響并帶領更多居民共同參與解決小區治理的難點和瓶頸問題。
在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后,先后為小區內不同類型的自組織提供能力提升培訓、日常咨詢服務等支持,成功培育出以賢能達人為主的院委會,以黨員和退役軍人牽頭的環境護衛志愿服務隊和寵物監察隊,以能工巧匠為主體的微更新達人團和綠化達人團,以文體愛好者為核心的文體達人團,在小區環境美化煥新行動、修建永久性水閘解決荷花池干涸問題、開展文化活動及鄰里活動中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逐步實現了小區居民自組織、自發展、自治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