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8日電(吳平華 胡明貴 周戀宇)一城之美,始于文明。服務群眾,重在實踐。近年來,資陽市雁江區堅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出發點,全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雁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建好服務網
三級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
走進雁江區寶蓮街道拱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舞蹈室、圖書室、活動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以前到社區就是辦事蓋章,現在不僅可以借閱圖書,還可以體驗漢服,學非遺剪紙,寒暑假還有小朋友的‘托管營’,真的是太安逸了。”市民張先生對文明實踐站給出了好評。
據了解,為更好服務群眾,拱城社區立足實際,整合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現有資源,實施“親民化”改造,打造了政策理論宣講、科技科普教育、公共文化服務、健康促進、青少年兒童教育服務、法治教育等平臺。依托黨員“雙報到”工作,招募機關在職黨員志愿者,常態開展書法、二胡等公益培訓,中秋、元宵等傳統節日主題活動及義診義剪、科普知識講座等,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

拱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只是雁江區在有機構、有陣地、有制度、有隊伍、有項目、有活動“六有”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打造多功能融合、“一站式”服務陣地的典型代表。
為建好文明實踐服務體系,雁江區以陣地建設標準化、文明實踐網絡化、志愿隊伍規范化為目標,全面推進“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分中心(基地)—實踐點”建設,不斷完善文明實踐工作網絡。
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所18個、站314個、分中心(基地)10個、特色文明實踐點43個,實現全區中心、所、站三級陣地全域覆蓋,構建起區、鎮(街道)、村(社區)、小組(網格)“四級聯動”的文明實踐組織網絡。組建了匯聚108個部門、群團、組織及14萬余名志愿者的“1+10+N”志愿服務組織架構,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走好實踐路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12月22日,雁江區舉行“我為環衛工人送健康”大型義診活動。義診專家組為500余名一線環衛工人測量血壓、血糖,貼敷“三九貼”,進行針灸、刮痧、拔火罐等中醫療法體驗,并科普健康知識,給予專業的健康指導建議。
“我們在冬至舉辦健康義診活動,旨在踐行‘四下基層’要求,服務群眾,把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送給環衛工人。”雁江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開展健康義診只是雁江區文明實踐的內容之一。在雁江的大街小巷、城市鄉村,經常可以看到文明實踐志愿者活躍的身影:理論宣講、惠民演出、義剪義診、文明引導、入戶走訪……大家緊扣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文明實踐“五大任務”,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和關愛服務等送到群眾身邊。
“我們利用節假日,并把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作為文明實踐集中行動日,組織廣大文明實踐隊伍等深入城市鄉村(社區),開展‘我們的節日’‘雁曉法’‘藝輔壽鄉’等文明實踐活動。”該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加大項目培育,努力打造本地品牌,提升文明實踐的影響力。
截至目前,雁江共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0余萬場次,培育“雁之聲”“愛滿雁江”“紅細胞·好鄰居”等文明實踐品牌項目6個,撬動“雁之聲”“夢想小屋”等文明實踐惠民項目100余個,推廣丹山孝慈文化、保和三崇堂文化等傳統文化,中和鎮明月村、豐裕鎮高洞村、石嶺鎮白果村等為代表的村(居)民自治模式,架起了文明實踐的連心橋,打通了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最后一公里。
打好融合牌
探索文明實踐新模式
“招募日期:12月25日至12月26日;活動日期:12月26日8:00至16:00;活動地點:資陽市雁江區蓮花街道雁中社區;聯系人:劉富平13739404910。”
12月25日,在“長壽雁江”移動客戶端“文明實踐”專欄,雁江區蓮花街道雁中社區發布“乒動我心快樂運動”全面健身乒乓球趣味活動招募公告,邀請市民群眾和志愿者參與。
“借助這個平臺,我們可以同步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拓寬了宣傳渠道。”雁中社區相關負責人說,后續活動開展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平臺及時進行展示。
雁江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活動招募外,平臺還有用戶注冊、加入隊伍、點單等功能,并且能查看服務時長、個人積分等,功能完善、使用方便。
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實踐工作,雁江區著力打造資源融合、隊伍融合、活動融合的“三融”矩陣,創新“文明+融媒+政務+服務”的實踐路徑,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等融合發展,通過文明實踐云平臺,實施推廣文明實踐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四單”管理機制,引導群眾就地就便參與文明實踐。
樹好示范旗
文明新風吹進尋常百姓家
“有了這個工作室,平時的工作更好開展了,居民都很滿意。”全國孝親敬老之星譚小林說,自2023年7月掛牌以來,工作室已組織社區的少數民族居民開展政策宣傳、節日慶祝等活動。“今后,將繼續用好工作室,把少數民族居民凝聚好、服務好。”
打造身邊好人工作室、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是雁江區推進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
2023年7月,雁江區為“中國好人”李月莉、“全國最美志愿者”蔣小康、“全國孝親敬老之星”譚小林、“四川省最美老人”嚴映霞、“感動資陽”人物劉緒陽5個身邊好人工作室集中授牌。掛牌以來,各工作室積極開展特色宣講、文化傳承、服務群眾、愛心公益等文明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
此外,雁江區還大力實施“頭雁引航”“公益銀行”“一點一品”三大工程,輻射帶動文明實踐新起來、活起來、火起來,讓文明新風尚吹進千家萬戶。
文明實踐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雁江區將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把實踐陣地延伸到群眾身邊,把志愿服務精準送達群眾中間,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讓文明之花綻放在雁江大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