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4日電 (劉志)近年來,北川縣小壩鎮針對森林防火人工巡檢存在的搜索地域廣、時間長、難度大等問題,創新“人防+技防+物防”模式,多措并舉,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網。2020年至今,小壩鎮未發生一起森林火災事故。
多方聯動 建立“人防”機制
入冬以來,在小壩鎮的山頭林間時常能看見有人在進行隱患排查,在車來人往的大街小巷也能聽到防火政策宣傳廣播。
小壩鎮將17個村(社區)劃分為外白、內外溝、甘漁3個片區,建立了“鎮、片區、村、組、戶”5級聯動的聯防網格化管控機制,制定“人員、責任、宣傳、檢查、處置”的5張工作清單,實施“村負責、組協調、戶參與”的農戶輪流值守制度,做到山頭有人管、林內有人巡、塊地有人守,著力構建“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巡山護林機制。

小壩鎮干部群眾主動參與巡山護林和政策宣講,一旦發現可燃物、煙蒂等隱患,立即清理和消除,在醒目位置設置14處森林防火宣傳牌,在村活動室、主要道路口、每戶房前屋后張貼森林草原防火告知書及警示教育典型案例3000余份,逢人必講森林防火法律法規、逃生自救、撲火滅火等知識。
政企合作 建立“技防”體系
1月3日,小壩鎮工作人員阿西克古正通過手機查看森林防火大數據監測平臺傳來的圖像。“通過系統看了一遍,今天沒有異常情況。”阿西克古說,自小壩鎮建立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監測預警體系以來,使用“千里眼”監測森林防火情況已成為阿西克古每天的習慣。

為進一步提高巡山效率,小壩鎮與四川智慧城市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投入資金30余萬元,利用電信、移動通信鐵塔等架設5臺高位煙霧監測智能算法攝像機,在交通要道和上山入口布置21臺智能人臉抓拍AI攝像機,在深溝河谷安裝13臺400萬像素黑光電子哨兵一體機,解決了森林防火“發現難、制止難、取證難、查處難”等問題。
依托森林防火大數據監測平臺和預警報警系統,將疑似隱患問題的圖像、經緯度等信息第一時間發送至分管領導和點位所在區域網格員手機以便快速復核和處置。鎮、村、組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第一時間知曉和及時消除轄區內可能存在的火災險情,真正做到火災隱患發現早、科學撲救早。2023年至今,小壩鎮通過實時監測,發現并成功處置違規用火問題3個,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物資保障 建立“物防”屏障
卸下背包、取出無人機、配好通訊、定好路線,伴隨著一陣“嗡嗡”的馬達聲,無人機快速升空,林區景象一覽無遺……“無人機拍攝的實時畫面可同步傳送到鎮指揮中心,并通過二維碼推送到指揮部成員的手機上,實現指揮人員集中研判、實時查看、同步部署、科學決策,高山深谷都可以前往,有效地彌補了人工巡檢的不足。”小壩鎮巡防工作人員說。

目前,小壩鎮已建成1個物資中心庫,4個物資前置庫,配齊鐵掃把、鼓風機、油鋸等設施設備,購置了可通行全鎮村組道路的小型消防車,還采購了防火巡查專用無人機,并將無人機操作技術納入機關職工和村兩委干部培訓計劃,不定時對林區開展常態化巡檢巡查。目前,已有6人取得無人機操作資格證書,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無人機巡檢巡查20余架(次),成功處置疑似隱患問題1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