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9日電 (龔韋雙)1月9日,綿陽市公安局召開“向人民報告”專題新聞通氣會。會上表示,2023年,綿陽市公安局推動平安綿陽、法治綿陽建設和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主要業務工作指標呈現良好態勢,有力維護和鞏固了全市政治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局面。

抓牢安全穩定底線。2023年,綿陽市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897件,破案率65.99%(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電詐發案數、案損數同比下降35.31%、28.19%,下降幅度居全省前列。持續強化道路安全綜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建成使用貨運“1+5”綜合信息監管平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同比分別下降12.06%、14.04%、19.78%、1.88%,較大以上事故“零發生”。
抓實護航發展主線。縱深開展“云劍”“昆侖”“新篇”等系列專項行動,立案偵辦各類經濟犯罪案件305起,挽回經濟損失上億元,破獲電信詐騙案件638起,移送起訴知識產權及制售偽劣商品案件14件,全力保護了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2023年,共為綿陽市重點企業上門服務32次,延時辦理業務3152筆,為順豐、京東等物流企業開展駕駛員考試、車輛上戶等專場業務15場。深入開展安企、護企、衛企“三大行動”,在12個省級重點產業園區建成警務服務站,為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
抓強爭創一流高線。圍繞風險防控、破案打擊、基層基礎等先后前往前沿地區考察學習,進一步拓寬干事創業視野,持續推動理念更新、工作創新、成效出新。建立“揭榜掛帥”機制,成功抓獲重大命案逃犯和潛逃緬甸的公安部“拔釘”逃犯。“胡祥雨工作室”被省公安廳命名為“省級團圓工作室”,“綿警尋親”“綿警打拐”品牌正逐步走向全國。“平安綿陽”新媒體工作室成功創建為全省首批“省級公安新媒體示范工作室”。
抓好固本強基準線。綿陽市487個社區、1582個行政村實現“一村(社區)一輔警”全覆蓋,2個派出所被評為國家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8個派出所被評為省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國楓所”“省楓所”數量均居全省第2。加快推進智慧公安建設,強化13個信息化項目建設,“視覺信息智能化應用平臺”順利通過驗收,創建為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機房,警用先進技術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并啟動建設。
下一步,綿陽市公安機關將持續抓實抓細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抓改革、促發展各項工作,堅決確保社會大局穩、工作推進穩、隊伍內部穩,努力推動綿陽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推進綿陽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