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1日電 (鄧勇)日前,瀘州市納溪區開展2025年森林滅火“雙盲”演練。演練模擬大渡口鎮鳳凰湖村10社大竹林山林突發火情且火勢蔓延場景,旨在全方位檢驗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應急響應與處置能力,以及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補短板成效。
“各部門注意,請依托應急管理綜合信息平臺,迅速行動,務必精準救援!”此前,納溪區未雨綢繆,組織無人機“飛手”采集全區1300余張VR全景高清影像圖,將地形地貌、救援力量、物資裝備等關鍵信息整合到應急管理綜合信息平臺。演練中,依托應急綜合管理“一張圖”,指揮部人員據此迅速鎖定火情地點、制定科學方案,鎮指揮部更是通過系統“一鍵通知”,救援隊伍、疏散群眾同步高效推進,實現對救援力量的快速精準調動。
隨著演練深入,大渡口鎮應急辦人員快速到達火場,無人機騰空而起,直擊火場核心;現場指揮部迅速搭建,指揮若定,通信保障人員巧用布控球、單兵、視頻記錄儀等設備,全方位、多角度采集影像,與空中無人偵察機緊密配合,將火場動態實時回傳至區、鎮兩級指揮中心。區、鎮指揮中心依據實時信息,精準研判、果斷部署,與一線救援人員緊密溝通,確保指令暢達、行動高效,應急響應速度與精度大幅提升。
“現場火勢已開始蔓延,專業救援隊伍立刻支援。”隨著火勢擴大,納溪區果斷決策,區領導帶隊直插火情一線,組建聯合指揮部;與此同時,上馬鎮黃桷壩村1社出現煙點,應急指揮系統高效運轉,指揮部迅速研判,雙線作戰指令即刻下達,兩地火情處置緊張有序。
在智能指揮體系的強力統籌下,救援力量快速集結,火情撲救、通信保障、氣象觀測、電力恢復等多支隊伍協同作戰。無人機、布控球、單兵、視頻記錄儀等高科技設備持續勘察,為指揮部提供海量精準信息,支撐科學決策。
經過兩個小時的以水滅火、協同作戰,大渡口鎮和上馬鎮的森林火情被成功撲滅,撲火隊伍開展現場清理,無人機空中紅外線持續監測異常高溫點,防止余火復燃。
此次森林滅火雙盲演練的圓滿成功,是納溪區基層應急能力建設補短板工作的生動展示。納溪區將以此次演練為新起點,鞏固成果、深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設,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與森林資源安全,為新一輪防火期筑牢堅實防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