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6日電(王爵 黃曉慶)2月5日,農歷正月初八,一年一度的四川隆昌舞龍文藝展演在蓮峰公園舉行,來自隆昌市13個鎮(街)的舞龍隊伍同臺獻藝,各展風采。

據悉,在這13支舞龍隊中,有一支隊伍有些特殊,不僅年齡結構跨越大,最大的52歲,最小的16歲,而且10個隊員中有8個都是村干部!拔覀冞@條‘龍’有一千多年歷史,可以說是13支隊伍里最老的龍。”隆昌“雙鳳龍燈舞”大金龍第三十四代傳人江斌介紹說。
隆昌正月初八舞龍節由來已久,明朝隆慶元年(1567年)隆昌建縣,那年的正月初八即隆昌縣城的第一個逢場天,又叫開場日。為慶祝一年一度的開場日,縣城里舉行了盛大的舞龍儀式,以示慶祝,從此舞龍這一習俗便流傳下來,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從唐朝開始,雙鳳鎮就流傳著這樣一個習俗:但凡逢年過節,就會竄出許多條由人舞動的“龍”,在小鎮的大街小巷四處游動,挨家挨戶地給大家拜年。
今年62歲的江斌從小就喜歡舞龍,8歲那年便登臺表演。33歲時,正式成為“雙鳳龍燈舞”的大金龍傳人,舞龍頭至今。
2月5日當天的舞龍表演,江斌沒有登場,而是把機會讓給了徒弟們。因為中間穿插有文藝節目,雙鳳鎮舞龍展演排在第11個節目登場。

演出中,10個隊員,1人手持龍珠,9人舞動龍身。在激揚振奮的音樂聲中,大金龍時而翻江倒海,時而蜿蜒盤旋。隊員們默契配合,不僅做出了盤龍、穿龍等常規動作,還完成了雅雀抬梁等高難度動作。
江斌說,這支隊伍成立時間只有4年,10個人中有8個村干部,其中3個是村書記,5個是村委委員。以前,舞龍隊隊員大多是雙鳳鎮的村民,平時大多要外出務工,年底回來也很難擠出時間排練,更別說參加日常外出表演了。于是,雙鳳鎮便成立了這支村干部為主力軍的舞龍隊伍。平時大家在各自村忙工作,排練或者外出表演時能迅速集結。光是2024年,他們就外出表演了36場。
52歲的黃大水是舞龍隊年齡最大的隊員,也是雙鳳鎮秧田村黨總支書記。組建舞龍隊時,鎮上要求一個村出一個人,從小就喜歡舞龍的黃大水毛遂自薦!拔揖褪强粗椠堥L大,小時候最喜歡跟著龍燈攆,有時攆幾公里都不覺得累!蹦嵌斡腥さ耐晖曼S大水記憶猶新。
真舞起來后,黃大水發現并沒有那么簡單。不僅考驗體能,而且還考驗技巧,需要和隊員們不斷磨合,才能讓整條龍更加靈活。舞龍三四年來,他發現這項運動確實能夠強身健體,提升精神面貌。
16歲的葉綠是隊伍中最小的成員,還在隆昌七中念高一。雖然舞龍才一年,但是他已經能熟練地站在隊員的肩上,展現青春陽光的一面。葉綠說,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只要舞龍隊需要他都會堅持下去。在他看來,傳承傳統文化是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每次演出結束,都有種自豪感和成就感。
江斌透露,為了更好地將雙鳳龍燈舞這一省級非遺傳承下去,當地作出了很多努力。例如與西南政法大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盤活轄區內閑置學校用于打造非遺保護傳承基地,讓非遺走進校園,利用體育課時間教學生舞龍。
近年來,雙鳳鎮組建了由鎮村組干部、教師、黨員、群眾組成的雙鳳龍燈表演隊伍十多支,在各級各類活動中展現非遺技藝,舞出非遺風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