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7日電 (張娟)眼下,隨著氣溫逐漸回暖,綿竹市6000余畝茶樹陸續長出嫩綠新芽,迎來2025年春茶采摘季。茶農們趁著大好春光,采摘下第一茬鮮嫩的春芽,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豐收圖景。
2月27日,在綿竹三溪香茗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趙坡茶仙谷生態茶園里,穿過層層霧靄,一排排茶樹郁郁蔥蔥,綠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綠微黃,散發出陣陣清香。茶壟間,茶農們腰挎竹簍,隨著指尖不斷翻轉舞動,一個個嫩芽被輕輕采摘下,放入茶簍里,將春天的“綠意”收入囊中。

“我家就住在附近,采茶旺季時每天都來,一天收入大概有一百五六十元。”村民肖英說,隨著采摘進入高峰期,茶園會請附近的村民來幫忙采茶,最忙的時候有兩三百人加入,有效帶動了村民就近就地就業。
趙坡茶仙谷位于九龍鎮馬跪村,占地面積600余畝,是歷史上蜀中三大茶珍品之一的趙坡茶原產地。近年來,經過精心打造,趙坡茶仙谷已成為種植(采摘)、制作、茶產品展示、茶文化交流、野生茶樹品種資源收集與創新利用基地等為一體的旅游綜合體,不僅解決了當地村民家門口的就業難題,還豐富了沿山旅游業態,促進了消費增長,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高效轉化。
“我們采摘的第一茬是早春品種,到3月5日后開始進入大規模采摘期,屆時每天能采摘五六百斤鮮葉,其中包括一兩百斤單芽。”綿竹三溪香茗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祖慶表示,作為綿竹茶產業龍頭企業,公司深入挖掘和弘揚傳統茶文化,以茶為媒、以茶敘事,讓更多人知茶、愛茶、喝茶。同時,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先后成立了“綿竹三溪香茗茶葉有限責任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德陽市科技特派員專家工作站”“陳翠琪茶藝師技能大師工作室”,引進專業技術人才,提高制茶工藝水平,提升產品的品質和口感,開發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讓茶產業煥發新的生機。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在茶園一角,國家級高級茶藝技師、三溪香茗高級茶學顧問陳翠琪正忙著將茶農們采摘回來的鮮葉進行加工制作,搶“鮮”供應市場。“我們第一道工序是殺青,然后根據茶葉的不同形狀進行揉捻或整形,再進行二青、三青,最后制成成品。”陳翠琪說,茶葉的制作過程雖然看似繁瑣,但每一步都蘊含著制茶人的匠心獨運與對大自然的敬畏。
綿竹為傳統名茶生產區,其中以趙坡茶最負盛名。近年來,綿竹充分依托土壤、氣候等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茶產業,由北至南,沿山而走,在麓棠鎮、九龍鎮和漢旺鎮形成了沿山旅游——茶葉融合發展產業帶,培育綠茶、玫瑰紅茶、茉莉花茶等系列產品50余個,打造出以趙坡綠劍、九頂飄雪、野窩子茶、玫瑰紅茶、竹城茶、方正茶等茶葉品牌為代表的綿竹茶產業品牌群。
從“一葉”到“一業”,在綿竹,茶產業不僅給茶農們帶來了“穩穩的幸福”,更成為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抹新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