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8日電 (張平 符艷 王小剛)“過了驚蟄節,鋤頭歇不得”。儲備農資、旋耕翻地、播種施肥……連日來,在達州宣漢的田間地頭,處處都是春耕的火熱場景。
2024年,宣漢糧食生產取得了顯著成績:宣漢縣糧食播面達148.63萬畝、產量61萬噸,產量位居全省第7,榮獲全市糧食生產優秀縣一等獎。目前,宣漢春耕備耕進度如何?有哪些新變化?
3月17日,在宣漢縣胡家鎮鑼鼓村工廠化育苗中心,一排排育苗盤擺放整齊,一株株幼苗青翠欲滴,長勢旺盛,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務工群眾熟練地操作著各式各樣的智能化設備,“智慧賦能”與務工群眾的巧手交織。
“我們春季育苗200多萬株,包含了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還有辣椒、蔬菜等經濟作物。”鑼鼓村工廠化育苗中心負責人向長倫表示,為了保障春耕生產的有序開展,育苗基地開春就啟動了育苗工作。他每天都要來大棚巡視,查看幼苗出苗、生長情況,觀察棚內溫度變化等。
跟隨著鑼鼓村工廠化育苗中心幼苗的腳步,記者來到了宣漢縣糧油現代農業園雙河基地,只見一車車玉米幼苗正被運送到田間,村民們扛著鋤頭早已等候多時。
“我們不僅有育苗中心,還有種植基地,今年我在瑪瑙村流轉了150余畝土地來種植玉米和水稻!毕蜷L倫笑著說道,“工廠培育的玉米苗,不僅緩苗期短,而且產量更高,也更加節省人工,提高效率!
眼下正值水稻播種的最佳時節,在宣漢縣糧油現代化農業園區明月基地里,當地村民不負農時,開展春育春播,進行集中育秧,為全年農業豐收開好頭。
走進育秧現場,有的村民正手持鋤頭,細心地翻耕土地,將泥土整得細碎而平整;有的村民在播種,隨著手臂揮舞,一粒粒金黃色的種子與泥土“相擁”,村民們相互配合,播種、覆土、拱棚、蓋膜....。.一環扣一環,井然有序。
“一粒良種,萬擔好糧。種子對農民來說,意義重大!”宣漢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唐貴成說,“我們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海拔等方面,選取了瑋兩優8612、泰優2933兩個新品種進行示范種植,它們在產量、抗性、品質等方面優勢較強,如果今年示范種植效果好,我們就將進行大面積推廣!
“我們撒種子的時候,要來回撒,多撒幾遍,才能讓種子均勻地鋪在泥土里……”在天生鎮新芽村,農技人員正在向農民講解旱育秧技術的核心要點,把“農技課堂”開進了田間地頭。
“抓好春耕生產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和基礎!”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沖表示,今年來,宣漢始終堅持穩面積與提單產同時發力、增產量和提質效齊頭并進,全力推進“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持續開展糧油高產攻關,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目前,全縣春耕生產有序推進,已整辦苗床1.9萬畝,翻耕冬閑田、地9.7萬畝,完成玉米育苗5.2萬畝。已出動技術骨干1000余人次,開展各類培訓1200余場次,服務農戶6萬余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