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京劇《薛濤》自京劇節亮相以來好評如潮,至今仍歷歷在目,難以忘卻!堆愤\用LED、投影及全息技術,實現了舞臺空間的靈動構建與場景氛圍的細膩轉換。別出心裁地將寫意抽象與具象敘事表達完美融合,通過詩意的字幕和觀眾實時互動,用充滿詩意的舞臺景觀打造了一場沉浸感飽滿的視聽盛宴。聲光交輝的舞臺顛覆了所有觀眾對京劇的刻板印象。
同為四川女性,雖然我與薛濤遠隔漫長時空,兩小時的舞臺人生卻將我們緊緊連結。大唐歷史長卷中詩歌璀璨,詩星云集,薛濤以其才思,吟大唐之風;以其匠心,承詩箋之雅;以其才情,得千古之頌,被譽為“蜀女多才,薛濤秀冠”。她的自編詩集《錦江集》五卷,今存世93首!度圃姟分惺珍浹姼89首,為女詩人之首。京劇《薛濤》劇情由緣起、求娶、抉擇、驚才、徹悟、歸去、傾心、相思、幻滅十話情節帶觀眾進入薛濤坎坷而自強的才情人生:薛濤少年聰慧,滿腹才華,出生官宦之家,然父親早逝,16歲被韋皋召為樂伎,幕府詩會奪魁,紅極一時。因遭人陷害得罪韋皋,被貶松州,歷經苦楚。以《十離詩》向韋皋求情,釋回幕府后想方設法脫籍,并獲大唐女校書美名。脫籍后,在浣花溪畔制箋、作詩,名留千古。后在無盡的相思中,卻等來元稹與他人紅燭良辰,抑郁而終。她自強不息和“命運多舛”的一生實為大唐濃墨重彩的一筆傳奇。
京劇《薛濤》在人物總體設計上別出心裁地編排了薛濤與孔雀的雙重演繹,將薛濤跌宕起伏的命運展現得美妙動人?兹副緸檠谀桓筐B之物,劇中卻將孔雀具象為人來觀照薛濤內心的掙扎。薛濤與孔雀,一實一虛,既有薛濤的人生起落悲歡,又有內心波瀾的生動外化,兩個角色的心靈碰撞、互補互慰實在是奇思妙想?兹概c薛濤在每一話劇情中的問答都帶著一千多年來后人對薛濤的評價和爭議,以不同的解讀視角詮釋薛濤的精神世界。在拒絕求娶時薛濤大膽自信地表達自己的婚戀觀,孔雀也給予高度認同和贊賞。被貶松州后薛濤以“十離詩”想返回幕府,孔雀又以現代女性的價值思維與古代時空的薛濤碰撞,劇作不僅是歷史人物的還原,也是現代視野下對薛濤的重新審視。在薛濤相思無望,真情幻滅的至暗時刻,孔雀以自立自強的精神撫慰薛濤,并以“我就是你”達成了人物自身的和解。
故事最后孔雀的唱段是對薛濤一生最好的概括:“何來荒唐何苦自傷何處空蕩何必癡妄我見你一襲紅裳入羅網,無畏闖我嘆你一筆落下無悔樣,慈悲腸我敬你一身傲骨斗豺狼,千帆過,校書郎我憐你癡心一場赴離殤,空斷腸伴你守你陪你紅塵走一趟一步落下漣漪蕩靜看花落有人賞”。薛濤與孔雀的問答是對自己靈魂深處的叩問,也是掙脫內心桎梏的歷程,蕓蕓眾生,無不在廣闊的生命體驗中追尋著相似的人生命題!堆吩诜酱缥枧_間帶給觀眾孤獨逆旅中的共鳴和慰藉,體悟命運無常里的悲喜況味。
這一切豐富的體驗和感悟在《薛濤》中都通過令人驚艷的舞美設計和構思完美傳遞,讓觀眾在兩小時中沉浸在視覺盛宴里穿越時空照見自己。女主劉露說《薛濤》打破以往傳統京劇形式,以印象京劇的形式進行全新定位創作,與目前國內炙手可熱的主創團隊合作,在舞臺呈現上的概念和團隊都非常年輕化,“年輕人更熟知現在的觀眾需要什么,更容易接受什么,所以能夠在保留京劇本體基礎上,充分回到人物本身。按照導演李薇、鐘宏宇的觀念,作品在舞美上更多講求的是干凈度、留白、空間的延展。服裝上重視意象之美、意蘊之妙,強調東方美學的內斂溫厚!薄堆分,主創舞美理念中的干凈度、留白和空間的延展這三個舞美思路在現代數字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大放異彩,舞臺既保留了故事的意境美,也讓現代觀眾沉浸其中,隨著人物的悲喜在劇場流轉。
《薛濤》的空間布景輕盈靈動。傳統戲曲在舞臺布景上多以圖片或山水畫靜態表現。現在根據不同場景的需求,LED屏幕和全息投影廣泛運用于現代戲劇舞臺。使舞臺表演效果完整重現,自然流暢地進行戲曲立體化空間呈現。《薛濤》的舞臺布景在總體設計上具有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美。創作者大量使用了小塊條形垂幕拼接,根據不同場景和劇情需要對條形垂幕進行移動組合,巧妙實現了干凈簡潔的布景和場景轉換的靈動自然。《薛濤》大膽利用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在主背景營造上通過投影到大量垂簾上形成動態感,還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藝術化地渲染了氣氛,使幽美的古典意境躍然眼前。輕盈的條幕上詩文和景致通過全息投影呈現出來,淡淡的花影、竹影靈動富有層次感,就像一幅幅流動的“詩箋”,呈現了薛濤作為“詩箋”開創者精致富有生活情趣的審美人格。
利用條形垂幕的旋轉移動來進行轉場別具匠心,條幕輕盈又有層次感,流轉飄動讓轉場絲滑極具韻律感,搭配著人物優美柔和的姿態和步態在簡潔中綻放柔美,仿佛是對薛濤跌宕起伏的人生的撫慰。數字媒體技術讓有限固定的舞臺“活起來”了。不僅突破了劇本描寫環境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同時也將舞臺的表現力及空間層次感發揮到極致,使舞臺背景也能和觀眾對話。
燈光是舞臺視覺美最重要的環節,是空間延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刻畫人物心靈世界以及和觀眾共情的重要元素。傳統戲曲燈光往往只注重于照亮舞臺,以大面光為主,目的在于使觀眾可以更好地看清演員動作和表演形式,F在,數字燈技術的引入,使燈光成為舞臺藝術呈現效果的黏合劑。傳統戲曲舞臺是一個完全寫意的結構,不刻意追求和還原所表演的外部環境,強調的是表演者對作品的演繹與傳達的神韻,所以對觀眾的文學素養要求比較高。現代數字燈在其明暗、色彩等方面的自由轉換,重塑了舞臺視角的豐富性和表意功能,直接在視覺層面調動觀眾的注意力,更容易激活觀眾的欣賞力,小孩都能投入觀看。觀看《薛濤》時,現場很多小學生包括我的孩子幾乎都能全程專注觀看。
《薛濤》在數字燈的運用上體現出超高的藝術水準。根據故事中薛濤的不同經歷,數字燈通過明暗的改變規劃了舞臺上真實與虛化的場景,勾勒出薛濤苦樂交織的心靈感受。主題色彩、背景色彩、人物色彩之間的關系有效地協調,不同燈光的顏色表達不同人物個性,呈現出人物多樣性。不同光束的組合、形狀、顏色的疊加,形成舞臺上流動的情緒氣氛。藍色的悲情憂郁,紅色的動情喜悅,灰黑的苦難歷程,燈光時而溫柔如水,時而熱烈如火,為故事增添了神秘與夢幻的色彩。不同景別的燈光色彩及飽和度在《薛濤》中建構了多層次的人物空間和情感氛圍,尤其是雙女主的設置,薛濤和孔雀的心靈掙扎通過燈光劃分的不同空間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震撼。
在《薛濤》的戲曲舞臺中,數字燈的精妙使用,使其與整個舞臺藝術效果相呼應,增強了舞臺藝術整體效果和情感表現力。數字燈光融合著全息投影技術,伴隨著場景的不斷變換,舞臺如夢如幻,虛實交錯的滄桑感,完美呈現了薛濤坎坷堅強的生命歷程。在未打燈光的舞臺上顯示為陰影區,將舞臺劃分為明處與暗處,使舞臺布景與舞臺空間相融合,不僅形成了個體獨立的立體空間,也構筑了虛幻的無限時空。燈光隨表演者所表現的心境、美輪美奐的服裝和LED屏幕、全息投影精準的切換讓觀眾沉浸其中,隨著人物的悲喜動容落淚。《薛濤》中數字媒體技術在舞美設計中的創新使用提升了舞臺整體的質量和設計效果。充分展現了劇中人的精神、命運、價值和情感。觀眾體驗到了與劇情相融的美,它不僅傳達了精美的視覺形式,更蘊含著對于劇作內在人文精神更高級的想象和思考。
在唱詞上,《薛濤》既保留了京劇的聲腔之美,也融入了昆曲腔調和民歌聲腔,還加入了現代流行樂的氣息,讓觀眾由音樂走近人物。通過舞臺左右兩邊的LED屏幕上顯示唱詞讓觀眾沉浸式地感受人物內心流動的情感。在表演上,兩位女主是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周利與劉露,完美的唱腔和精湛動情的演繹,讓觀眾在古韻新聲之中實現與薛濤穿越時空的相逢。
據悉,印象京劇《薛濤》自2022年10月開始選題調研、征求專家學者建議意見,到確定創作方向再到呈現方式等,經歷數度論證和打磨。通過全新的編排和舞美,打造極具觀賞性和感染力的戲曲作品,給觀眾帶來不同于傳統京劇的別樣體驗。《薛濤》榮獲第十屆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實至名歸。座無虛席的現場,演出后經久不息的歡呼,無不印證著《薛濤》是一部成功的、經得起檢驗的佳作。
作為熱愛戲劇和文學的現代觀眾,筆者相信,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戲曲舞美設計通過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一定能賦予更多古典戲曲作品以現代之美。數字技術的更新推廣運用一定能推動戲曲藝術的多元化發展。數字媒體技術賦能傳統戲曲舞美,為當代年輕觀眾了解學習傳統文化打開了一扇新窗。(作者系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