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成都市郵政管理局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服務鄉村群眾為宗旨,切實推動全市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農村物流服務品質,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物流保障。
據了解,今年11月底前,金堂縣、彭州市、崇州市等10個區(市)縣將率先完成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到2025年全市將實現三級快遞物流節點體系全域覆蓋。
打造“快遞+柑橘”“快遞+獼猴桃”
兩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
“交通+郵政”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圍繞推動快遞服務鄉村振興,結合成都本地農產品特色與優勢,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成都市郵政管理局聯合相關部門共同打造了“快遞+柑橘”“快遞+獼猴桃”兩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僅這兩項每年的快遞業務量就超過6000萬件。
以成都金堂縣為例,該縣的成都市金鄉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是金堂縣內申通、韻達、天天、百世等7家品牌快遞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集寄遞物流和電子商務為一體的本土電商平臺公司,負責縣域鄉鎮快件進行集中攬收、包裝、倉儲、運輸、派送,實現了縣域快遞資源的整合,大幅降低縣域物流成本。
目前,金堂縣21個鄉鎮(街道)已全部開通“金鄉運”,全縣鄉鎮實現網點全覆蓋。建設鎮、村級電商綜合服務站21個,開展代繳、代購等服務。在金堂縣電子產業創業孵化園建立了縣級共同配送協調中心、縣級分揀中心、縣級倉儲轉運中心,共同協調保證企業及時有效地分揀、轉運、儲存到達金堂縣趙鎮以下偏遠鄉鎮的快件,進而提升快遞下鄉的整體時效。
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通過交郵合作,充分利用鄉村公交實現快件投遞和收寄。“快件包裹由服務網點統計核實后,農村公交駕駛員發車時登記領取,經過客戶所在地時當面進行驗收或寄放在指定地點。”該負責人說,與此同時,引導寄遞企業入駐鄉鎮客運站,共建共享場站資源和設施。在高板、五鳳、淮口等鄉鎮客運站增設郵件快件作業區、電商服務區、貨物堆存中轉區,拓展郵件快件的中轉分揀和收投、電商產品展示及代銷代購、農村居民繳費代購等惠民服務。
“金鄉運”服務模式開展以來,農村物流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配送效率大幅提高。三溪鎮臍橙等農產品發貨價格單票快遞費下降。同時,運輸效率得到極大提高。自“金鄉運”成立以后,通過共配快件的方式,快件達到縣城后當天即可送達收件人手中,極大地縮短了末端配送時效。
通過交郵合作,“金鄉運”與金堂縣各鄉鎮車站候車室、村招呼站合作設立代辦點,縮短城鎮鄉村快件時效性,通過服務網點代銷、代購等惠民措施,極大地改善農村物流的環境,提高農村居民取件便利性。通過實施共同配送,減少人為延誤,運送過程中造成快件遺失和破損等問題,保證農村電子商務收貨時間與城市收貨時間相同,極大提升廣大農村地區居民消費體驗和幸福感。
就在前不久,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市分公司聯合印發《成都市推進“金通工程·天府交郵通”工程建設三級快遞物流體系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域覆蓋的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節點體系,全面提升農村快遞物流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深化農村地區交郵合作
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局不斷深化農村地區交郵合作,提高農村物流服務覆蓋率,推進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
2020年6月,經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聯合評審,成都市金堂縣“電子商務+鄉村公交”成功入選國家第一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2021年8月,成都獲得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聯合授予的“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持續鞏固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和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成果,著力打造“金通工程·天府交郵通”品牌,依托郵政快遞鄉村服務點延伸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網絡建設,加快建立集約、高效的城鄉一體化配送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農村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實現“人優其行,貨暢其流”,讓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得到有力保障,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交通力量。
根據實際情況
合理規劃鄉鎮快遞物流模式
《指導意見》提出,圍繞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建設,通過探索差別化和多樣化的交郵合作發展模式,打造具有當地特色、可持續運營的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構建起縣、鄉、村三級農村快遞物流網絡節點體系。
其中,縣級物流體系建設按縣域特色、倉儲現狀及物流需求,打造惠農項目精品縣、區域物流特色縣、交郵融合模范縣和快遞進村達標縣四類特色縣模式,并確定了交郵融合發展15個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建設重點縣。
在鄉鎮快遞物流體系建設上,根據縣域交通、郵路組織、鄉鎮分布、交郵融合、郵快合作等情況合理規劃鄉鎮模式。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直配直送模式,由縣級處理中心將郵件快件直接運送至鎮級、村級站點;二是集約配送模式,結合工作機制創新,將場鎮郵件快件投遞、建制村通郵和快遞進村進行整合運營,解決資源分散的問題;三是協同共配模式,由“金通工程”客運企業承擔村村通快遞和村村通客車任務。
本報記者 田程晨